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读《左传》之三百零四襄公三十一年 下续完

读《左传》之三百零四襄公三十一年 下续完

作者: 俭是宝 | 来源:发表于2023-09-08 19:34 被阅读0次

【传】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译文

  子皮想要让尹何来治理自己的封邑。子产说:“尹何年纪轻,不知道能不能胜任。”子皮说:“这个人谨慎善良,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一下,他也就更加知道该怎么办事情了。”子产说:“不行。人家喜欢一个人,总是希望对这个人有利。现在您喜欢一个人却把政事交给他,这好像一个人不会用刀而让他去割东西,多半是要损伤他自己的。您喜欢他,不过是伤害他罢了,有谁还敢在您这里求得喜欢?您对于郑国来说是国家的栋梁。栋梁折断,椽子就会崩塌,侨将会被压在底下,我哪敢不把话全部说出来?您有了漂亮的丝绸,是不会让别人用它来学习裁制的。大官和大的封邑,是庇护自身的,反而让学习的人去裁制,这比起漂亮的丝绸来价值不就多得多吗?侨听说学习以后才能从政,没有听说用从政来学习的。如果真是这么办,一定有所伤害。譬如打猎,熟悉射箭驾车的,就能获得猎物,如果从没有登车射过箭,驾过车,那么只担心车辆毁坏翻车被压,哪里有闲心想获得猎物?”子皮说:“好啊!虎真是不聪明。我听说君子懂得大的远的,小人只懂得小的近的。我,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而且慎重对待它,大官和大的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我却疏远而且轻视它。要没有您的话,我是不知道的。从前我曾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家族以庇护我自己,这就可以了。从今以后才知道这样不行。从现在起我请求,虽然是我家族的事情,也听从您的意见去办理。”子产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好像他的面孔,我难道敢说您的面孔像我的面孔吗?不过心里觉得这样做是危险的,就把它告诉您了。”子皮认为他忠诚,所以把政事全交付给他。子产因此能够执掌郑国大权。

  卫襄公在楚国,北宫文子见到楚令尹围的仪表,对卫襄公说:“令尹的言行像国君了,将要有别的想法。虽然能实现这种想法,但是不能善终。《诗》说:‘什么都有个开头,可是很少能有好的结束。’善终实在很难,令尹恐怕要不能免于祸难。”卫襄公说:“你怎么知道?”北宫文子回答说:“《诗》说:‘恭敬而慎重地使用威仪,因为它是百姓的准则。’令尹没有威仪,百姓就没有准则。百姓所不会效法的人,而在百姓之上,就不能善终。”卫襄公说:“好啊!什么叫威仪?”北宫文子回答说:“有威严而使人能害怕叫做威,有仪表而使人能仿效叫做仪。国君有国君的威仪,他的臣子敬畏而爱戴他,把他作为准则而仿效他,所以能保有他的国家,有好名声,传于子孙后代。臣子有臣子的威仪,他的下面害怕而爱护他,所以能保住他的官职,保护家族,使家庭和睦。按照这个次序以下都像这样,因此上下能够互相巩固。《卫诗》说‘威仪安详,好处不能计量’,这是说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都有威仪。《周诗》说,‘朋友之间互相辅助,所用的就是威仪’,这是说朋友之道一定要用威仪来互相教导。《周书》列举文王的德行,说,‘大国害怕他的力量,小国怀念他的恩德’,这是说对他既害怕而又爱护。《诗》说,‘无知无识,顺着天帝的准则’,这是说把他作为准则而加以仿效。殷纣王囚禁周文王七年,诸侯跟着他去坐牢,纣王于是就害怕而把文王放了回去。可以说是敬爱文王了,文王攻打崇国,两次发兵,崇国就降服为臣,蛮夷相继归服,可以说是害怕文王了。文王的功业,天下赞诵而歌舞,可以说以文王为准则了。文王的措施,到今天还作为法则,可以说是仿效文王了。这是因为有威仪的缘故。所以君子在官位上可使人怕他,施舍可使人爱他,进退可以作为法度,应付得体,容貌举止可以值得观赏,做事情可以让人学习,德行可以作为仿效,声音气度可以使人高兴,举动有修养,说话有条理,用这些来对待下面的人,这就叫做有威仪。”

子产论尹何为邑这一段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发,要提拔培养一个人,不能一下拔得太高,要让他学习成长到一定的程度,然后逐步提升挑战难度,让他既能打破舒适圈,又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导致挑战失败,甚至挫伤自信心。虽然说实践出真知,但是没有理论基础胡来肯定不行。我不由想起《论语·先进》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的故事,情形也差不多,孔夫子骂子路“贼夫人之子。”只不过,我觉得子产用的比喻未必恰当,子皮不舍得把高档布料给新手裁缝练手,是因子皮没想过培养一个好裁缝,如果这个新手裁缝是子皮重视的人,子皮未必不舍得。无论如何,子皮是十分欣赏子产的,完全把郑国的政务让子产放手施为。

楚令尹公子围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楚君了,仪仗什么规格应该都提升上来了,卫国北宫文子断定他很快要篡位了,只是不能善终。北宫文子在这里解释“威仪”,好象有点玄乎,我看不太懂。

相关文章

  • 虹桥机场“历险”记

    【日记摘录】虹桥机场“历险”记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左丘明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

  • 1

    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读《左传》之两百三十三襄公十一年 下

    【传】 秋七月,同盟于亳。范宣子曰:“不慎,必失诸侯。诸侯道敝而无成,能无贰乎?”乃盟,载书曰:“凡我同盟:毋蕴年...

  • 每日典故:食肉寝皮

    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鲁襄公十八年,晋国征伐齐国,晋国的州绰...

  • 读《古文观止》之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坏晋馆垣》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朝聘,晋国对郑国这个诸侯小国态度轻慢,宾馆...

  • 童心,在不断增长的见识中丢失

    文/欣口一笑 童心指孩童般纯真之心,不带有杂质,是纯真的心理。 “童心”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于是昭公十...

  • cao (一声) ① 持;拿着。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越绝书》:“妻操逗我,身操概...

  • 日托光伏: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安全是企业高效、快速发展的...

  • 读《左传》之两百三十二襄公十一年 上

    【经】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 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

  • 浅谈“居安思危”的厚黑方法论

    居安思危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意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左传》之三百零四襄公三十一年 下续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sd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