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按时等到闺女平安到达的信息,我轻轻舒了口气。我回她:“为娘的心,也落地了。”
下午从三点半到六点半,望着窗外的灰蒙蒙的天空,低沉的乌云,想到她临登机前发来的照片上,也是阴云密布的,那三个小时里,我的心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扯着,很不安宁。
她哪里懂得老娘的心我想,闺女肯定认为她妈简直是莫名其妙,心里也许觉得我担心得可笑。我承认,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现在出远门坐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人那么多,稀松平常的事而已。毕竟,她不是小孩子了,也不是第一次乘坐飞机;毕竟,飞机是当今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而已。可是,我的心真是太窄太窄,就是无法遏制地担忧,直到她发来报平安的信息。
说到底,她还是个刚长大的孩子,哪里能理解一颗做母亲的心!老话说的“养儿方知老母苦”,人真的是只有在做了母亲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辛苦和苦心。
我自己,不也是在做了母亲好多年,甚至是在母亲离世这十来年,才在生活中一点一点体味到母亲曾经的苦。
那几年,由于拆迁一家三口跟父母住在一起,母亲都清楚我哪几天有晚自习,哪几天可以回家吃晚饭。有一次,本来是没有晚自习可以回家吃饭的,结果学校临时通知开班主任会,我也忘了给家里打个电话告知一声。
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等我打开手机一看,十六个未接电话!电话都是来自父亲的手机。吓得我我连忙回过去。电话那头,只听见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五子来电话了,学校里开会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仿佛看见母亲在家一遍遍催促父亲打我电话,而却总也打不通的慌乱不安的煎熬。
那些年,两次车祸,一次病患,我带给母亲的是惊吓和隐忍的担忧牵挂。我现在想起来,只有无尽的悔恨——不仅没有适时安慰她,让她安心,甚至在自己烦恼时,把情绪垃圾毫无克制地全都倾倒给了她!而那时的我,早已不是我孩子现在这个年龄,是做了十多年母亲的人了,当初竟然就没有考虑到母亲的心因我而起的忧虑。
史铁生说:“孩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而他明白这个道理时,他的母亲也带着对他的牵挂不舍离开好几年了。而我,深深明白这一点时,就是在最近几年。
每次,若孩子因挫折发来信息时,说一些非常消沉的话,我的心就像是被一张手紧紧地揪着一样。手机握在手里,看着她的信息,想给她回过去,常是写了改,改了又删;删了再写,再改,还是感觉不合适,还是删了……安慰吧,自己感觉轻飘飘的;开导吧,总觉得我要说的道理,她全明白,再说也是废话。这时候,就特别恨自己没有足够的眼界和智慧,能给迷惘痛苦中的孩子有效的开导;恨自己性格上易忧愁悲观的弱点遗传给了孩子,没有在她成长过程中,给她好的影响,给她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恨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培养她的受挫能力……
而如果孩子发来的信息,是问题解决后的轻松,或是思绪通畅后的明朗,我的心就会舒展到无限的大。
都说“父母过得是孩子的日子”——只有孩子过得好,父母才能过得安心;只要孩子过得好,父母吃再多的苦心里都甜。有人说父母是天下最容易满足的人,的确。每次只要孩子给一点关心体贴,就觉得甜到心底。而只要孩子表现出担心牵挂,就想方设法消除她的忧虑,让她在外面心无挂碍地奔自己的前程。
只有母亲最懂母亲本以为,我能做一个想得开放得下的“新式”的母亲,结果,我还是活成天下母亲普遍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