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班整本书阅读
浅谈《乡土中国》 个人理解

浅谈《乡土中国》 个人理解

作者: 除却巫山不是芸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11:56 被阅读1次

            书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也就是说有地域上的限制,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是孤立和隔膜的。这一点让我联想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一家一户,自给自足。正是这样生产关系上的独立,导致乡土社会一个整体生活的范围很小。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而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发展到用微表情,肢体语言和口语就可以传达信息,所以文字下乡是困难的。但是文字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文字下乡必定要先城市化,改变乡土社会的结构。

            文中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假如你在门外,门内的人问你是谁,你可能第一时间反应的是回答:“我!”这说明要靠声辨人,正是因为乡土社会是个熟悉的社会,我们才会如此。所以,乡土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亲属关系,是以自身为中心形成的同心圆。但因为体系是抽象的,所以亲戚的概念并不清晰,可以“一表三千里”,才造就了乡土社会中不同于西方团体格局的差序格局。每人以自我为中心,关系的范围随中心势力厚薄而定。“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为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我想这也是和差序格局有关的。正是亲缘关系维系着社会圈子,家族才需要做到绵续不断,不因个人成长而分裂,也不因死亡而结束。因而形成了父子为主,婆媳,夫妇为辅的模式。一旦夫妻间动了情,相当于变成了紧张的状态,是有极大可能破坏主轴的社会关系的。所以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导致了乡土社会中夫妻“男女有别”的冷淡生活,人只和同性同龄之人交往,这正是纪律排斥私情的表现。

            前面提到,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从熟悉可以发展为信任,因而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无从发生。那么是什么来维持社会秩序呢?乡土社会还另有的特征是稳定,生于斯,长于斯,亡于斯。长久以来便形成了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这是礼,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稳定的社会产生了传统。所以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在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成为道德问题。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而是在身内,打官司便成为可耻之事,表示父母的教化不够。乡土社会也是无讼社会,所谓调解,其实是教育过程,向破坏传统的人传输思想,达到表面上的调解。

            乡土社会有稳定的文化,而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接受的,便成了一种教化过程。教化性的权利便催生了长老统治。长老,顾名思义,村中德高望重的人,他年龄大,表示积累经验丰富,有教导下一代的权利和义务。简单来理解就像是父亲教育孩子。而乡土社会中生活的经验无须不断积累,只需保存上一代的,长老统治便应运而生。

            乡土社会与血缘离不开,血缘是稳定的力量,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稳定。但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社会活动,比如血缘社会中的商业。他们的交易以人情来维持,是相互馈赠。在乡土社会中,有专门贸易的场所,人们以陌生的身份去交易才能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而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更偏向于理性。从血缘到地缘的转变,也算是社会结构的大反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乡土中国》 个人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xl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