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在节目《开讲啦》中演讲完后,同现场的观众交流时,他说,我一上台就很紧张,因为我害怕没有掌声,害怕在上面演讲的时候面对一个很严肃的群体。陈坤说,那我们就来追溯一下这个思维过程,我陈坤的紧张来自于你们的反馈,如果你们给我掌声,我会觉得讲得好,如果你们不给我掌声,我就会没自信,相对于被你们给带走了。
在这个例子中,陈坤对自我认知比较深刻,陈坤认为,自己的紧张或自信来自于观众的反馈,也就是说,观众认为陈坤讲得好而鼓掌,那么陈坤就会感到自信。如果观众认为陈坤讲得不好而冷场,那么陈坤就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而紧张。
别人的反馈形成了我们的认知,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镜中我效应”。
“镜中我效应”的定义
“镜中我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 他是这样定义的: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库利在一本书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人过路者。
01 “镜中我”。别人的评价、态度,就像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形成自我认知。就像人们可以通过镜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容、穿着一样,同样也可以通过别人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的表现、行为、性格等。
举例:在去年大热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认为哪吒是一个怪物,对他敬而远之,小朋友也不和他玩。在村民的这种偏见下,久而久之,哪吒也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坏小孩”,并按照“坏小孩”的标准去捉弄村民。后来,在父母的引导下,哪吒慢慢改变自己,并保护了大家,村民觉得他是英雄,哪吒也慢慢变成一个好孩子。
从“坏小孩”到英雄,外界在塑造着哪吒,不同的评论和看法,让哪吒的“自我观”在发生着改变。哪吒从外界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种反馈让哪吒形成了一个评判自我的标准,并通过这个标准去做了相应的行为。
02 “真的我”。既然我们都是通过别人的反馈来形成自己的认知,那么如果别人的反馈不准确,那么形成的这个“真我”也不一定准确,导致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我并不是“真的我”。
举例:一些下属喜欢拍领导的马屁,本来领导的水平一般,但在恭维和赞扬下,变得飘飘然,觉得自己很厉害,并在他人虚假的赞扬声中失去自我。
很多人尤其是女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商场试衣服的时候,会觉得很漂亮,但当回到家里的时候,却发现很一般。道理很简单,商场里的镜子“”和家里的“镜子”不一样,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这里,下属的拍马屁和恭维就像商场里的镜子,反映出的领导并不是“真的我”,“真的我”其实水平一般。由此可见,只有正确认识他人的反馈,才能形成对自己真正的认知,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正确认识他人的反馈,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按照“镜中我效应”的原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别人的反馈,那么只要改变我们的认知或者改变别人反馈的好坏,就能更好地改造自己。
当面对公众演讲的时候,大多数人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紧张其实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暗示。我讲不好怎么办、大家是不是会嘲笑我、会不会很丢脸。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们对别人反馈太敏感,太过注重事件的结果,注意力在观众的反馈上,导致最后产生紧张的情绪。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焦点效应”: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焦点效应”总是在暗示我们,他人对我们的一言一行会特别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别人其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放在你的身上,只是你在心底放大了别人对你的关注。
第二,观众反馈。在演讲的过程中,观众的反应是最直观的、也是最真实的,观众的掌声和反应会反作用于你的心理暗示,然后你通过反馈迅速在自己的大脑里作出判断,如果感受到观众的反馈不好,那么你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正是在观众的反馈和自我心理暗示“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才形成了“我”在演讲过程中“紧张”的这种自我认知。
很多时候,自信的人会越来越自信,自卑的人会越来越自卑,好人变得更好,坏人变得更坏,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镜中我效应”的影响。
举例:记得上学的时候,课堂上老师会随机点名请同学回答问题。当被选中回答问题后,我们总是通过老师、同学的评价和反馈的好坏来形成对“我”的认知。如果答对了,老师的表扬会让信心越来越强,如果答不上,老师的批评会让你产生心理落差。
这也是为什么好学生会越来越好,而差生会越来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镜中我效应”,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如果我们对别人的评价或者态度认识错误,或者别人特意制造一些不正确的评价和反馈,那我们形成的认识很可能会错误。
举例:小李在一次新产品介绍会上,本来讲得很好,但一些同事对他的产品介绍持否定态度,并不觉得他讲得好,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这时候,小李很可能对自己的介绍产生怀疑。
当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两种解决办法:
对同事的反馈进行甄别。甄别同事的反馈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同事老是对你唱反调,那么问题不是出在你身上,如果同事是真心诚意的提出反馈意见,那么你的介绍就需要完善。
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只有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对同事提出的质疑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区分,才不会轻易怀疑自己的行为和表现。
运用“镜中我效应”,改造他人“自我观”,把别人变成你期望的样子
“镜中我效应”形成了我们的“自我观”,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也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去改变他人的自我评价和行为方式,改造他人的“自我观”,把别人变成你期待的样子。
举例1:在电影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剧情,一个原本特别冷血或者十恶不赦的杀手,隐姓埋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杀手在机缘巧合的前提下救下了这个地方的一个人,于是村里人都对杀手十分感激,说他是一个好人,时间长了,这个杀手就慢慢变好,成为这个地方的守护者,最后为了保护村民还和坏人同归于尽。
在这里,其实这个杀手就是被村里人改造的典型,杀手觉得村民把他当成一个好人,于是他用“我是一个好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村民的期待来要求自己,最后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好人”。
举例2:在地铁上,一位老人上来后,看到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老人刚好站在一个年轻人的旁边。这时其他人对年轻人说:看到老人就不会让一个座吗?但是年轻人却无动于衷,假装睡觉。
老人说,没事,这位小伙子其实也是有爱心的,只是现在太累了,让他歇一会吧。过一会儿,年轻人假装揉一揉眼睛,还伸了个懒腰,看上去刚刚睡醒,然后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了老人。
在这个例子中,起初,年轻人的自我认知是“让不让座是我的权利,不让座你也拿我没办法”。但是,当听到老人的评价之后,他的自我认知慢慢变成了这样:“其实我也是有爱心的人,只是暂时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年轻人的“自我观”发生了改变,行为也随即发生了改变。
在职场管理中,我们也可以充分运用“镜中我效应”来管理员工。
举例: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小李,工作效率低下,上班总是迟到,而且不服从管理。面对这种情况,本来也可以用辞退、扣工资这种手段来管理小李,但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可以这样对小李说,小李刚毕业,可能一下子还没有适应过来,还没有转变工作角色,我们相信小李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员工,今后会让大家刮目相看的。
改变了小李的“自我观”,他的行为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变成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员工,这与许多管理者经常运用的正向激励等方式也是相通的。
写在最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镜中我效应”的运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突破思维的界限,就能更好地认识和提升自己,甚至改造他人。
作者简介:杨阳,80后,多年职场经验,专注职场文章和成长干货,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