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20年的第1个月也已经过去了一半,简单回顾了一下上一年2019年的年初目标后,既有些许自鸣得意,又有一些自黑伤感。还是那句话: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后犯的错误也不会减少。下面就来进行一下简单复盘。
回顾目标
- 应用“SMART法则”来扫描目标,确定目标设定的是否靠谱和精确(【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ttainable(可实现的), Relevant(相关的), Time-based(有时限的)】)
-
确认有没有发生目标损耗(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
自己的2019年计划目标
可以看到,其实在「学习成长」和「工作事业」里,相当部分的目标其实并不符合“SMART法则”,这说明其实在最一开始这些目标的订立就很可能会引发一些后患。
评估结果
- 假设满分是100分,给自己的目标可以打多少分?
- 差了多少分?差在哪些地方?
- 如果能够再提高10分,那么希望提高在哪些方面?
学习成长
- 60分,4个目标基本勉强完成
- 差了40分,是差在1只完成了42%,3虽然完成了培训上课任务但最终结业项目没有完成,而4基本只有写没有评…
- 如果能提高10分,优先希望能提高在3上,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必须技能的成长
工作事业
- 50分,3个目标基本都没有完成,虽然工作能力也确实提高,但进步有限
- 差了50分,是差在2只完成了一半,而1和3的进度基本为零…
- 1能够通过跳槽来实现或接近,但前提是3的准备和2的提高。3对于新规划工作很重要,而2对现有工作很有用处,短期来看2更重要,中期来看3更重要。考虑到2020年目标,希望优先提高在3上。
身体健康
- 70分,目标1和2基本完成
- 差了30分,是差在3的完成基本为零… 并且,睡眠时间有不少无谋无谓的削减
- 希望优先提高2的时长和质量;争取一周能2次坐享
体验突破
- 60分,至少完成了开车的刻意练习;滑雪虽然只滑了1次,但较好地改进了自己的技术
- 差了40分,是差在没有进行游泳和出国旅行,这和大数据的周末培训上课学习目标有关
- 希望优先提高3的刻意练习次数
财务管理
- 80分,目标2的收益达到了20%
- 差了20分,是差在每月没有进行定投,这也与国内投资美股环境变得更加苛刻有关
- 希望能拓展更多的投资渠道,实现财富增长
休闲放松
- 50分,3个目标基本都没有完成
- 差了50分,原因有两个,一是持续数个周末的大数据培训课,二是有时间的时候用不好的方式进行了“休闲放松”
- 1其实完成难度并不高,优先希望能更好的完成2,因为与亲友的沟通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生活
- 60分,目标1基本完成
- 差了40分,是差在2的进度和效果很不太好
- 优先希望能更好的完成2,毕竟这是人生要事
人际社群
- 50分,3个目标都没有完成
- 差了50分,是差在:对1,没有找到合适群体;对2,因为社群任务完成的不够好+似乎有聚会机会但赶上周末有事,故没有实现;对3,是因为有时间的时候用不好的方式进行了“休闲放松”导致没有执行
- 优先希望能实现2,这也和积极参与007社群活动息息相关
分析原因
情景再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回顾事情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 可控方面: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
- 需要合作的:自己的部分是否已经做好?是否为别人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时间和支持?
- 不可控的:是否有充分沟通,及时跟进进度?是否有风险控制?
总结经验
- 哪些事情应该坚持做,哪些应该马上停止?
- 哪些人、行为的价值值得重新评估?
- 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具体该如何做?
- 对整个事情背后的规律有什么新的认识?
- 有没有哪些“经验”其实只是一种假设?
- 每天投入较固定时间和精力(含周末)来进行课程自主学习(尤其是实际编程操作)应该坚持做,负成长(无效注意力投放)应该控制减少,尤其是周末大块时间的浪费行为应该马上停止
- 培训老师、同学及往期学友的价值值得重新评估,他们可以在职业转型的道理上给予自己不少帮助
- 自主学习可以变更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家里),已经找到了周末一早就去咖啡厅进行学习的方法,发现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习专注度和时间利用率。
另外,重搭开发环境(全部立足于mac,摒弃Linux虚拟机依赖)以从根本来提升编程效率的工作也在进行中
- “对于培训,如果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一次”,这种“经验”其实只是一种假设,如果自己琢磨和编码的行动量不够,那么即使“听课”行动量再多,也没法让自己再进一步提高。
写在最后
分析了过去一年的问题,接下来就得看今年的实际改变行动了。否则,如果持续用同一种方式、同一套动作来做事,明明效果并不好,但却希望下一次的结果会截然不同,这其实已经就算是一种妄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