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是与非(16)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20-05-12 14:56 被阅读0次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人的想法不同,人生的路也不同,要想改变人生的路,先要改变思路。

   

相关文章

  • 故事里的是与非(16)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

  • 故事里的是与非(17)

    土鳖,也叫土元,是种药材。有个土鳖养殖户,每年靠出售土鳖盈利数十万元。然而有一年,他遇到了麻烦。 那年的一天,他照...

  • 故事里的是与非(20)

    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和十七匹马。他在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

  • 故事里的是与非(11)

    她本来跟男朋友住在上海,但最近接受了在北京一个很棒的工作机会。这个工作是她梦寐以求的,可是男朋友在上海的事业也很重...

  • 故事里的是与非(10)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可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

  • 故事里的是与非(1)

    古时候有一个大财主,五十岁时得了一个儿子,为之欣喜若狂,视若掌上明珠。儿子逐渐长大后,财主却发现儿子只会笑不会哭。...

  • 故事里的是与非(4)

    有个故事说,有两个人落水了,一个人视力很好,一个人却是近视。两个人在水中挣扎着,正感到筋疲力尽,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

  • 故事里的是与非(3)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五个女儿,个个都长得十分漂亮。他给每个女儿都送了十个发卡,发卡上镶嵌了钻石,精致而名贵。女儿们...

  • 故事里的是与非(6)

    一个年轻人去面试,突然一个衣着朴素的老者冲上来说:“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在公园,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

  • 故事里的是与非(2)

    有一个捡垃圾的小男孩,他看到男青年从便利店买了罐饮料,边走边喝,小男孩想得到那只易拉罐,为了等男青年喝完,他就默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里的是与非(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gz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