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首写不完的诗、一幅画不完的画、一本读不完的书。“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而“字、画、图、石”融为一体,则是观赏石的美学至境。“画中诗书印,石上字画图”这句话,不但高度概括了中国画和观赏石表现形式的多元性,而且深刻揭示了绘画艺术与赏石艺术的审美共通性:篆印与美石一脉相通;文人画与天然画互鉴互融;中国画的诗韵与观赏石的图韵彼此呼应;中国画的书法与观赏石的文字同根同源。

目前,赏石艺术中的“字画图石”作品,主要出自天然合璧的双生石。因为双生石不仅天生字画并存,而且独有包罗万象的阴阳契合图形、被誉为“形化万象”的图典。透过以下《十道湾》的简明释义,我们便能够初了解“字画图石”的艺术表现力:石上的阴阳契合图形,渲染成青花水墨河湾画面,主题10字图案象征中国最美的十道江流河湾。整件作品的天然字、天然画和图形意韵融为一体,在和谐统一规律的变化中展现赏石艺术“字画图石”的美学至境――“墨彩出妍韵,天地写形神!”

双生石全称双生琻墨石,是一种阴阳双生的琻品墨彩玉石(Quartz jade twins)。按纹理划分,双生石的品种主要有琻玉画、琻玉字、琻流水、琻眼石、琻墨珏等。琻墨珏是最具代表性的双生石品种,因其阴阳契合图形不仅是双生石的标志性特征,而且是具有东方美学特性的图形艺术精髓――阴阳和合的表象,展现了天地和谐、万物平衡的基本特征;变幻无穷的契合形态,丰富了赏石艺术作品的语言表现、体现出独特的图形艺术魅力。按图形的颜色画分,双生石的阴阳契合图形要有玄黄图、青花图、朱墨图和多彩图等色种类型。

在中国书画中,艺术家往往用“象”来表现其形,进而在“形”的基础上完成“意”的表达。以形写神,以形写意,是中国书画独特的写照。而在赏石艺术中,一些图纹石与生俱来便同时带有生动的具象文字、天赋的写意画境和唯美的契合图形,臻至“字画图石”一体化艺术的最高欣赏标准。下图的双生石《早安太极图》,便是最直观的“字画图石”作品之一(早字、金花、玄黄图、双生石四合一):“双玉成珏琻墨石,阴阳契合万象形。早晨安好金花舞,生生不息太极图”。

有人说,太极图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最本质的特征。但按照图形的分类,太极图却只是阴阳契合图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双生石的阴阳契合图形涵括了太极图在内的曲线契合、直线契合、斜线契合、弧线契合,以及形态万千、象征天地万象的阴阳契合契图形,其美学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图形美学、设计美学、生活美学诸领域中,故被称之为“天然美学图典”。

由于字、画、图、石四位一体的双生石是天然艺术作品,其蚀变形成的条件要求极高,所以非常稀有,可遇不可求。但阴阳契合图形中含有天然画或天然字的双生石作品,就相对多一些。这两类双生石作品就是琻玉画面石中的“画、图、石”作品和琻玉文字石中的“字、图、石”作品:

上图为琻玉画面石《喜鹊登枝》。作品宛若丹青高手绘出的一幅杰作。廖廖数笔,在青花图上方勾勒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登枝喜鹊;青花图下方大块留白,构成空灵化万物之妙景,以无相表达意象,恰似中国画构图的阴阳虚实、和谐统一技法。这方天造地设的艺术品,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石质、石形、图案、色差、神韵等方面的表现都有特出表现,无愧为“画、图、石”三位一体的经典之作。

上图为“字、图、石”一体化的琻玉文字石精品《一字千秋》:在形态优雅、阴阳和合的玄黄图上,天地神笔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获得简约明快、一字千秋般的审美快感,故名《一字千秋》。

一言以蔽之,“画中诗书印、石上字画图”这句妙语,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当代赏石艺术的审美共通性、跨界融合性、文化多元性及艺术感染力。从横向看,天然字、天然画和契合图形同时展现在一方观赏石上的“字画图石”艺术,与中国画的“诗书画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纵向看,当代图纹石的“字、画、图、石”和传统造型石的“皱、瘦、漏、透”,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赏石艺术审美观。换具话说,造型石以“皱、瘦、漏、透”为传统相石标准;图纹石以“字、画、图、石”为当代赏石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质、色、形、纹、韵”乃赏石艺术的普适性要素,这些要素在色质石、图纹石和造形石等主流石种类型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因此不宜直接代入某一类石种的审美标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