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而再再而三保证会保证,一定改掉课堂不认真,作业不按时做的坏毛病。结果因为屡教不改,教师和家长大失所望,渐渐对其失去信心。不再相信他的话,最后变成数落、批评和唠叨。更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离学习越来越远。最最得不偿失的是,孩子丧失了自信。
此时的我深有体会。与自己无数次约定,无数次誓言,要戒掉手机,不再刷视频刷新闻,结果蹲厕所时,空闲时,最最可恶的是临睡前看手机,一不小心,休息时间全被手机占用。于是白天精神萎靡,易怒不耐烦,工作效率低下。而一到晚上,就又不受控,循环往复。一次次的保证,让我对自己失去信心。那种厌恶感、溃败感、深深的自责缠绕心头,真是恨不得剁掉自己的手。
确实如此,不过,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我可以戒掉。分析源头,其实每次刷手机是想获得心理安慰。因为这一整天都是忙工作,等娃上床,终于时间属于自己,就想吃块甜点放松下。而我的甜点就是手机。但此时,深夜“甜点”对我来说,已是毒品。此时的它,起不到任何放松作用,反而深深伤害了我的健康。此时的“甜点”,我可以换成阅读纸质书籍,听书、听音乐等,这样不仅放松,还利于睡眠。同时晚上睡觉的时候,意志力最为薄弱,很容易受到手机诱惑。所以,我要深刻意识到,我并不是真正的需要手机,是我的大脑某个区域已被控制。我要做回我自己,拿回自己时间的主权,做自己的主人!
我可以做到,同样相信,那些想改变的孩子们,一样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