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庄
老冯的书老冯主动借给我一本《孩子的品格》,言语之中十分肯定书中的观念。她娃读高三,我娃高一,我们俩是同学,爱好又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跑步、看书,骨子里还有一丢丢浪漫情调,所以话题颇多。她本来在城东陪读,专程送书来城西,感激涕零。
偶回城西,她会约我跑步,我大多时候是欣然应允。我们身披月色,在灯影憧憧的海棠大道慢跑,一路畅谈甚欢。说到我娃选择美术专业时,她当时的反应是——你顺应了孩子的个性优势,挺好。
在没读《孩子的品格》前,我理解的个性优势就是孩子的爱好,有些片面。
书中提到要开启孩子的优势效应。何为优势效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优势使命,关键在于父母能否发现。现在大多数父母眼睛里只盯着考试成绩,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孩子的其他天赋,错过孩子的天赋发展。只有发挥孩子的天赋优势使命并帮助孩子将其发挥到极致,孩子才更有可能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获得成功。这就是“优势效应”。
通常情况下,父母会看到甚至放大孩子的缺点、不足、毛病,而且三令五申想尽办法让孩子去改成自己希望的那样,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天赋优势,这样孩子就成了一个没有缺点,却也毫无优势可言的普通孩子。最后会成为大家眼中“听话”和“有礼貌”的“好孩子”,但眼里没光,永远成不了开放、勇敢与义无反顾的强者。
前天跟前同事聊天,她问及我女儿的学习状态,还在校外上课不?我说时间很紧张,成绩不怎么样,没在校外补,我也不想补,一切顺其自然。前同事接着说某经理的孩子还在校外补,好费钱。如果是以前,可能焦虑的绳索又爬上了我的脖颈,而现在是淡定、淡然。高中的时间安排就像多米诺骨牌,休息日也是大小周,再额外拿本就不够的休息时间去上课,生活的主题除了上课就是上课,光想一想,就身心俱疲。
我娃只是喜欢画画,提到画画她是快乐的,眼里有光,还有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的话题。一周有三次美术课,能在繁重的学业里升腾出一株喜欢的希望的新芽,让她有所调剂,有所释放,我就替她开心。至于将来她能考什么学校,成为什么人,有什么成绩,那结果不是我十分重视的。
前同事生娃晚,娃还在幼儿园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的生活。但前同事有些着急,说好多娃娃都上的私立学校,还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自己的娃目前也在跳舞和画画,但看不出来喜欢什么,有一种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感觉。
确实,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天赋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家长不能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就去盲目跟风。花了钱、花了精力、花了时间,最后精疲力尽还两败俱伤。
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用引导的方式来点燃孩子内心创造力的火焰,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