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东京一年》:蒋方舟的歌德出走

《东京一年》:蒋方舟的歌德出走

作者: fededer | 来源:发表于2017-11-24 12:55 被阅读0次

1786年,歌德突然只身逃到意大利,他并不是因为被政治迫害,也不是被仇家追杀或外逃躲债,之所以说他逃走,是因为在魏玛生活十余年的歌德感觉自己的创作热情枯竭了,他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为自己提供新的灵感源泉。后来,歌德在意大利获得了重生,这就是有名的歌德出走意大利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蒋方舟的《东京一年》的序言里一开始就提到了,蒋方舟之所以提这个故事也许就是解释了她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一年的原因吧。蒋方舟上一部作品《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是蒋方舟第一次尝试开始写小说,但是却反响平平。

的确,那算不上是一部多么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个追求实力派的80后作家来说,这只能说得上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无法全部窥探,但是从蒋方舟提到的歌德的故事中我们也许可以揣测:蒋方舟的素材被榨尽了。我们知道,蒋方舟作为一名80后作家可谓是年少成名,但是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对自己经历的描述或感悟,虽然她的经历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让许多人羡慕,但是对于一名作家来说,这种缺乏起伏的生活,终日生活在自己的光环之下,反而让自己陷入了瓶颈,所以蒋方舟要出走。

她是通过什么机会去了东京,我们不知道,因为《东京一年》只包括了她在东京这一年左右时间里46篇日记,其中必然也删除了一些她认为不需要出版出来的内容。我们只知道她对于这一年东京的经历的评价是:

”为什么是东京?也许是因为“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生活得很好的城市”。

这是一种孤独,对于蒋方舟来说,也许她正需要这种孤独,来让自己的内心不那么孤独。为什么说蒋方舟是孤独的?众所周知,蒋方舟作为一名80后作家的代表,经常参加各种节目,以文化类节目为主,这些经历对于蒋方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不清楚,也许她并不是非常排斥参加节目,因为她在东京也曾参演过纪录片,是一种类似于名人日常生活的纪录片,但是因为蒋方舟太真实,没有加入足够的表演成分而很快被淘汰。但是不得不说,参加各种节目并不是蒋方舟非常喜欢的选择,在蒋方舟眼里,这需要表演,以一名作家的身份去表演。但是按照蒋方舟的话说:

“我无法以作家的身份表演,因为作家表演不出来,在世界上左右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蒋方舟在东京这一年里做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日记大体了解到,在东京的这一年里,她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是漫无目的的,与各行业人士聚会交流,参观一些艺术馆,见一些朋友,也许她再到东京这一年的生活里大部分时间都很无聊,毕竟一年365天她只有40+篇日记是在描述这些事情。但是蒋方舟在东京这一年里有什么计划吗?不见得,在她日记中提到,自己住的房子每天11点都会有清洁员来打扫,为了不让清洁员感觉她无所事事,所以她都会在11点之前出门。

说实话,如果我们抱着想去了解蒋方舟的生活的目的去读《东京一年》,那么收获的恐怕只有失望了,因为这本书,我觉得大概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蒋方舟的感悟吧,她在这些日记里会写许多感悟,比如今天看了日本歌舞伎表演,写一写感悟,明天参观了川端康成的纪念馆,写一写感悟。今天参加了长跑,谈论一下跑步与中产阶级的关系,明天特朗普当选了,谈论一下感悟。为什么蒋方舟喜欢在日本去感悟呢?如果我们把蒋方舟的身份换成自己,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我们会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因为我们也许一辈子也出不了几次国,出来一次,对于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段特殊的经历,但是这段经历往往又会对自己产生些许的影响。所以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觉得到蒋方舟想从自己在东京的这段生活经历里感悟出什么,体会到什么她想像歌德一样让自己的创作生命获得新生。但是成功与否,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这么说并不是在否定她,也不是在否定这本书的价值,就像有人说的,蒋方舟这一年是灵魂救赎,我认为,这远远谈不上灵魂的救赎,因为救赎的前提是灵魂先经历堕落的过程。对蒋方舟来说,她只是在自己身上贴一个“思考”的标签。这本书算不上是一本旅行书,书中的感悟其实大多是对自己生活涓涓长流的理解,让自己开始体会如白开水般的生活的甜味与苦味。如同歌德的《意大利游记》、王硕的《昆明周记》,让我们在的阅读瘾和窥私欲得到满足,蒋方舟也许就是在做这种尝试。

全书的最后,加了一篇名为《雨男》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中国女孩嫁给了日本男孩的浪漫故事。故事如流水,但是却很温情。给我的感觉,《雨男》就像是游历了日本,想用自己的文字留下这座城市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雨水感性的自己总会用一个或浪漫,或现实的爱情故事来点缀一下这座城市。我想,蒋方舟也许在这个故事里,夹杂着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吧,至少是自己内心对于婚后的理想生活的投射,因为这是她用心写下的文字。

相关文章

  • 生活在别处

    《东京一年》这本书起笔于蒋方舟的歌德式出走。她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东京一年的生活。或许是因为文章的形式,这本书读...

  • 《东京一年》:蒋方舟的歌德出走

    1786年,歌德突然只身逃到意大利,他并不是因为被政治迫害,也不是被仇家追杀或外逃躲债,之所以说他逃走,是因为在魏...

  • 跟读《东京一年》,家人

    二0一六年,蒋方舟独自在东京生活了一年。 意大利拯救了歌德,东京拯救了蒋方舟。我想并不是因为城市...

  • 《东京一年》除了在朋友圈晒照,旅行还有别的用处吗?

    在东京的一年,拯救了蒋方舟,就像两百年前逃离魏玛的歌德,终于在意大利重获灵感。 歌德的出逃“并非是因为走投无路,而...

  • 《东京一年》||蒋方舟式的“歌德出逃”

    1786年9月3日的凌晨三时,37岁的歌德独自一人逃往意大利。这时候的歌德在魏玛已经生活十几年,他白天操劳政务,夜...

  • 关于《东京一年》1

    最近在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是蒋方舟在东京生活一年的部分日记,主要有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去看一些展览的记录。其中...

  • 《东京一年》读书有感

    近日读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是通过圆桌派对蒋方舟产生了兴趣,蒋方舟在节目中落落大方不加矫饰的风格很让人舒服,《...

  • 记录|读《东京一年》有感

    这几天我用了一段时间读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 序里面说:37岁时,歌德曾发觉自己的人生被套上齿轮而逃往意大利,...

  • 《东京一年》——换个角度看生活

    这本书是蒋方舟独自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期间写下的,大概算是日记的一种,记录了这一年时间她在东京的所见所想。 对于蒋方舟...

  • 贰零.六.十

    《东京一年》。读的蒋方舟的第一本书。打开它全然是出于对东京的兴趣,不过也对蒋方舟的文字有了了解。全书以日记形式贯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京一年》:蒋方舟的歌德出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nx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