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一年》这本书起笔于蒋方舟的歌德式出走。她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东京一年的生活。或许是因为文章的形式,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容易,作者的所感所想也有代入感。而日记的形式在无形之中拉进读者与作者的关系。
蒋方舟是人们口中年少成名的才女,我对她了解甚微,虽然很早以前就关注了她的微博,但却几乎没有读过她的作品。
关注她微博的原因也实在简单,她似乎满足我对生活的某些向往,自由随性,有才气,靠写字为生。
我一直都很羡慕这样的人,她们的才情使的她有时候的矫情也显得动人,轻易使人接受。这里我并没有特指蒋方舟矫情,矫情在这里,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褒义词,我更多的是指高级知识分子身上的某种特性!她们的悲春伤秋在这疾苦的社会中看起来也不显得突兀,反倒让人觉得尤其珍贵,这便是我最羡慕的一点了。
《东京一年》这本书又与我很久以前就有的一个愿望重合:生活在别处。不是像有些旅游一样到著名景点打卡完成任务,而是真真实实的慢下来,去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置身于那一个环境中,去体验,去感受,去生活,去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本书中,她不止一次的描写到自己流泪。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两次流泪。
第一次是因为欣赏芬兰画家Helen年少时的自画像与临死前的自画像对比而流泪。第二次是在轻井泽的内蒙古餐厅里,听主厨用马头琴演奏思念母亲的句子而流泪。
这种情至深处,为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感受而落泪,于我而言十分动人。我相信为艺术而落泪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她的眼泪不是懦者的软弱,伤者的自怜。这种触及内心的柔情十分可贵而感人。
一边阅读她的文字,一边惊叹于她的阅读量。书中大量的引用都是她日积月累的成果。
忽然想到那句话,读书这件事你从短期来看是无用的,但是如同吃饭一样,你吃一顿饭并不会让你变瘦或变胖,但是你如今健康结实的躯体却来自于你食过的每一粒米,吃过的每一口饭。
读书亦然,你读过的每一句话,看过的每一本书,它都在构建你的精神世界,让你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一个更像"你"的人。不知道我还要做多少积累,才能像她一样把文字运用的得心应手,名家名言随手拈来。
春宵苦短,前进吧!少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