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作时间长了,你一定会发现写作还真不容易——都写那么多篇了,阅读量还是那么少,而且关注量好几天都不涨一个。
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你的文章没有让读者感觉很值,现在那么多好文章,凭什么来关注你呢?
那么,怎么办呢?
借用他人智慧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就是引用书中的观点、优秀的例子和金句等作为你文章中的一部分,这会让你的文章立马提升一个层次。“天下文章一大抄”,所谓的“抄”其实就是引用,你引用的好了,没有人会觉得你的文章是抄出来的,特别是你还写了引用的来源。
输出的质量不取决于文笔,而取决于输入。你读过的书、经历的事、见过的人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但问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很容易忘记,想写的时候又记不起来了。
积累卡片就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质量。及时记录对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很早之前,在香港报上有一篇报道说:“李敖很可能是50岁以下的当代中国人之中读书最多而又最有文采的人。”文无第一,这个报道无法说正确与否,但是,李敖的作品确实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而李敖写作的也有一个秘密——“我李敖看书很少会忘的原因是我的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看的时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动,把这本书五马分尸。”
李敖为了把书中的内容都保留下来,甚至会买两本书,把反正面的好内容都保存起来。
钱钟书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他把自己关注的内容都变成了读书笔记,他写的读书笔记数量之多,可能需要几个大箱子来装。因为这些笔记,他写的作品才有如神助。
当然,上面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说的卡片,但是把握其本质,他们其实也是卡片,目的都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
所谓“卡片”,对于写作来说,就是将遇到的好观点、好例子、好故事、好句子等拆解下来,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使用。这些素材不仅仅限于文字,也可能是图片、视频等等。
02
这里要介绍一种写卡片的方法——“见感思行”卡片法。
见:如实描述看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感:记录情绪上的变化
思: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
行:如何行动,指导现实生活
所谓“见”,就是把我们读书、与人交往、个人思考遇到的好东西如实写下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摘抄,很多人写读书笔记都停留在这一层,但要在我们的文章中把它用起来,还需要后面三步。
所谓“感”,就是表达我们的情绪上的变化,没读过之前是怎样的,读了/见了之后你又是怎样的?这其实仍然是“见”,但这个“见”是见我们自己的内在世界。有时不认真倾听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可能都无法感觉到这个变化。
所谓“思”,就是思考,可以有两种写法。第一,可以对自己的感进行思考,把不对劲的地方找出来解决掉;第二,主动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这个概念、观点类似的有哪些,相反的有哪些,这个知识的源头在哪里等等。
所谓“行”,就是通过上面的这些思考之后,怎样让我们变得更好,我们的行动模式应该做哪些改变。
03
我平时说话有些“冲”,就是太直接,没有关照到他人的感受。昨天下午接了一个电话,就可以写一张卡片了。
(见)我之前的一个保险销售给我推销了一款保险,她说这是她们公司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款保险,是划时代的,我了解了一下,觉得和其他产品相比并没有本质区别,很多内容都只是噱头。于是,我回复她说“我暂时不想买,因为这个产品没有吸引力啊!”她也没说什么,说了一些客套话,就挂电话了。
(感)我从她的语气中已经听出她的不悦和失望。感觉到这一点时,我发现自己也不太开心,因为我自己对这个毛病给别人带来的困扰之前已经有觉察了。我觉得对自己有些后悔,为我没有考虑多一点而感到略微失望。
(思)我为什么会觉得很沮丧,觉得有些后悔呢?因为我想不想让别人因为我不高兴。我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我想和家人再商量一下”,或者更加坦诚一点“你能再详细给我介绍一下吗,可能有些细节我没听懂”。再换一个角度,我这么大费周章,到底对不对呢?我这样是不是过度了呢?关注他人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其实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自己觉得想珍惜的,就会含蓄一点,不同意也让对方也感觉不会太没面子。如果完全是一次性的陌生人,我就直接一点,把我的顾虑都说出来,这样不会有更多的麻烦。
(行)嗯,这个销售员我比较熟悉了,还是应该互相留一些面子的。下次再和她交流,我要给她道个歉。为了改掉我的毛病,我回复别人说话时要慢一点,给理性留出更多空间。
所以,通过这次交往,我已经写了一张卡片了,之前的如实表述就是“见”,而后面的感觉就是“感”,我对自己的感觉的深度思考就是“思”,我下一步的行动就是“行”。
前段时间我跑步时听万维钢的《精英日课3》,有一个关于博弈论例子,讲的非常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2780/3f1492ff241f3e43.png)
回来之后,我把这个例子记录了一张卡片:
- 什么是最佳的竞争策略?
(见)美国和墨西哥的沙漠里有一种蜥蜴叫侧斑蜥蜴。它们的体型大概有十几厘米长,雌性长得都差不多,而雄性根据喉咙区域的颜色,分为三种,分别是橙色、蓝色和黄色。侧斑蜥蜴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你可以从一个雄性的外表精确判断他的求偶策略。是居家好男人还是花花公子,看喉咙颜色就知道。橙喉的体型大、力量强,它的求偶策略是一夫多妻;蓝喉的特点是专一,它只有一个妻子;黄喉的长相有点雌性化,它没有自己固定的伴侣,它的策略是偷情。那么,你觉得哪一方能够最终胜出呢?生物学家发现,三种雄性蜥蜴在族群中的分布比例一直是变化的,也就是循环演进的。橙喉、黄喉、蓝喉依次占据多数。
(感)真的是没有想到,蜥蜴也和人一样有专情和滥情,对资源的占有也是一样的弱肉强食。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结果不是和平共处,也不是强者胜出,更不是专情或聪明的投食者胜出,而是循环演进的,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仍然没有分出胜负。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思)通过博弈论产生的纳什均衡确实太牢固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进化论不是讲优胜劣汰吗,怎么蜥蜴之间会产生这么稳定的均衡呢?也许这就是进化的结果。适应当下的形势,不要觉得有什么固定的优势。我们现在的东西只是暂时的,每一局都会有胜者,所以只有及时适应当下形势才是最优策略。(关于博弈论的思考……内容太复杂,先省略了。)所以,成为强者当然可以显得很厉害,但同时也带来很多烦恼;专注自己的一行无法被淘汰,但和他人对比起来不会太舒服;骑墙派每个当下都是最优策略,但夹缝生存,活得太累了。曾经有一个实验,叫做
(行)鹰派、鸽派都有各自优劣,不再无脑做选择,不再无脑做评判,适应当下的才是正确的。既然强者、弱者都有烦恼,那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掌控自己的命运,该强势时强势,该妥协时妥协,该坚守时坚守,一切看当时的具体环境,不把自己活成一个不变的人。
这个卡片写完后,还可以继续加工,让文字更加精准,当我们在写做人的道理、讲述博弈论和纳什均衡、讲进化论等文章时就能马上用得到。
你看,我写的这张“见感思行”卡片,如果和热点结合起来,稍微整理一下,其实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了。而多张卡片结合起来,文章的质量能不高吗?!
04
李笑来说,“我们这些人,写作其实就是复制粘贴”,原来如彼!
当然,写卡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要积累很多卡片、真正把卡片用起来。一切的行为改变都是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当初为了降低对膝盖的损伤,我从大步改成小步跑,用了差不多两年;我将用了十几年的五笔输入法改成双拼输入法,用了差不多半年。这之间的过程都是很别扭很别扭的。但习惯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如果想要把卡片写作法用起来,你可以这么做:
-
第一,找一个趁手的工具,确保能够多平台同步——手机、电脑、pad都要能够随时同步,便于修改使用。我现在用的是印象笔记,当然类似工具还有很多。
-
第二,在读书、读文章、侃大山、做事时,如果觉得对自己有启发,就可以写一张卡片。当时没时间,就先把标题和内容记下来。
-
第三,有时间了就认真整理,为了养成习惯最开始时可以刻意一天写一张卡片。
-
第四,不断打磨自己的卡片系统。
当然,写卡片还有两个特点要注意:第一,卡片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文体,写诗歌貌似用不上卡片;第二,卡片属于半加工产品,也能发表,但在发表前最好进行一次再加工。
见感思行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模式,你还可以有更多发挥,我现在写日记就使用了“见感思行”的方法。
The end.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持续的行动”才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2780/ec491017d9f6abc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