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即“阴阳失调”的结果。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气与正气相互斗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阴阳双方往往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爱盛或偏衰的状况,因此中医学可以用阴阳盛衰理论来说明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