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上簡山非好汉
古文品读071|谏逐客书——任人唯贤

古文品读071|谏逐客书——任人唯贤

作者: 简中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6:46 被阅读0次

人是第一生产力,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自文明社会出现以来,这一要素的作用日益突出。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各个领域在反反复复的轮转中向前发展,积累和创造了丰硕的文明成果。回望几千年的文明,隐隐可见一些仁人志士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亮,同时,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犹如山间之地,多有崎岖,俄而开阔,在道路开拓中不乏风雨飘摇、战战兢兢的砥砺之人。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主要生活在秦王嬴政年代,官至秦朝丞相。他的一生概括讲,师从荀子、辅佐贏政、得罪赵高,具体是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辅佐秦王成就统一大业,创建第一个封建王朝,得罪秦二世胡亥的权臣赵高,被腰斩于咸阳。对他的历史评价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一方面,认为他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不仅表现在顺应历史潮流,帮助秦王消灭六国、一统天下,而且作为秦帝国的丞相,坚持郡县制,提出并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措施,为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认为他过于势利和卑劣,妒忌同窗韩非子被重用而谋杀之;建议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致使中国文化遭受巨大损失。无论怎样,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下明显烙印和痕迹。

值得一提的是,李斯向秦王上奏的《谏逐客书》,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家才华、先进思想和文学修养。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端被发觉后,秦王嬴政听信大臣之言,认为大部分客卿都别有用心,于是下令全部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他在临行前上书秦王,劝其不要逐客,而写下内容精深,富于辞藻,具有色彩音乐之美,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该文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道理。他先谈历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都来自诸侯各国。一方面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得出“使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客何以负于秦”道理;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然后反复推论,归结到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跨海内、制诸侯”点到秦王要称霸的雄心,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打动了秦王嬴政。最后,秦王收回逐客命,也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文中阐明了重视引进人才的观点。作者以泰山、河海为喻,说明只有宽广的心胸,才能广纳贤士,广招天下英才,才能壮大国家规模和强盛国家。“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以非秦国之物能为秦王所用,说明既然能对“色、乐、珠、玉"做到广而纳之,为什么不能对客卿和人才做到广而纳之呢?首先,李斯列数秦王喜欢的珍宝正面说明问题。昆山之玉、随和之宝、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灵鼍之鼓,这些珍宝都不产自秦国,而秦国都能敞开胸怀受而用之,并给秦国带来欢乐和实际利益。其次,如果不用非秦国所产之物,秦国就会失去很多珍宝和可用之物。其他国家就不会进献给秦国,甚至包括时尚而体态优美的赵国女子。再次,现在既有纯真的秦国声调,又有异国的音乐,如今抛弃他国流行民歌乐器,这样做无非是听着心里痛快,看着心情舒畅罢了。李斯引用这么多的事例,都是围绕非秦物以实秦国、非秦人以助秦国的这一事实,希望秦王对待人才,能够以宽广的心胸广而纳之,为秦所用。

文中论证了坚持任人唯贤的道理。作者用秦国的历史事实,强调对于客卿和人才,既要吸纳,又要重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为秦国的霸业和帝业服务。秦穆公是嬴政的十九代祖,在位三十九年,他的最大本领就是善于求才用才。由余在西戎任职,穆公爱其才,用离间计使其投奔秦国;百里奚被楚国俘虏,穆公知道其有才干,就把他赎买到秦国;蹇叔是百里奚推荐的,穆公用厚币迎之,丕豹是晋国人,因父被杀投奔秦国为穆公所用,公孙支原为晋人,有远见,穆公用之。这五人投奔秦国的经历,都可以看出穆公真是求贤若渴。《史记》记载,秦穆公正是用由余等谋略攻战西戎,增加属国二十,开拓疆土千里遂霸西戎,使秦国由弱小之国,变成春秋五霸之一。人才要大胆使用,用而不疑。李斯列举了孝公、惠王和昭王的例子,说明不仅要求贤若渴,更要大胆使用,否则,客卿和人才就可能成为摆设,无补于成就事业。商鞅是卫国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在秦执政二十年,实行以“废除井田、建立郡县、奖励耕战"为主要内容的变法,使秦国大治,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张仪是魏国人,他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战国时著名的谋略家,苏秦以“合纵计"联合六国抗拒强秦,张仪以“连横计”离间六国,破解“合纵计"。昭王用了魏国人范雎,就废免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加强了公室的地位,杜绝外戚私家的弄权,并且逐步蚕食诸侯各国,使秦国成就帝王基业。历史上的范雎不仅为稳定秦国内部作出了贡献,而且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在开疆拓土方面也作出了贡献。李斯认为,正是因为以上四位君王注重罗致客卿和人才,才使秦国不断走向强大。

文中揭示了发挥人才作用的规律。李斯与其说是在论证逐客之过,不如说是在阐述人才的作用和引才聚才用才的重要意义,至今仍有学习参考价值。一是要用事业来引才聚才用才。没有事业平台,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引才聚才用才。所谓事业平台,小到可以是一个岗位、一个项目和一件工作,大到可以是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的伟大事业和创造发明。只有搭建好事业平台,才能引才聚才用才。李斯正是从“称尊天下”事业的高度论证逐客之过,说服秦王要罗致客卿、重用人才,完成一统、实现帝业。二是要用宽广的心胸引才聚才用才。事业需要人才,但不能保证领导者需要人才。只有心胸宽广,才能拓展视野,五湖四海引才聚才用才。李斯正是从心胸宽广的角度论证逐客之过,说服秦王既要接纳他国的色乐珠玉,更要接纳他国的客卿和人才。三是要用真诚的行动引才聚才用才。只有宏伟事业和宽广心胸,还不足以引才聚才用才。从知与行的关系分析,事业和心胸属于知的范畴,对于引才聚才用才来说,还需要真诚的行动,这就是真心求人才和大胆用人才。李斯正是从秦国历史发展的维度论证逐客之过,说服秦王要像他的先祖那样既要求贤若渴,又要用人不疑,大胆使用客卿和人才。司马光讲,“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那么,用人之要,重在唯贤。这大概是文中应有之意。

相关文章

  • 古文品读071|谏逐客书——任人唯贤

    人是第一生产力,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自文明社会出现以来,这一要素的作用日益突出。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社会由低...

  • 李斯谏逐客书

    第一,读并解释《谏逐客书》。 需要复制粘贴《谏逐客书》。工具书《常用古汉语词典》。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

  • 古文笔记--谏逐客书

    事情的开端是在战国末年,秦国的铁骑即将东出函谷关,踏取扫六合并天下的宏图。沿着黄河东进,首先碰到的是韩国,搜一下...

  • 聊聊王勃和《滕王阁序》

    我很喜欢《古文观止》里面收录的古文,其中有好几篇非常喜欢,经常阅读甚至朗读,比如秦朝李斯写的《谏逐客书》,西汉...

  • 谏逐客书

    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无疑是需要人才的,人才应该如何选择,外来人才和本地人才应该区别对待还是一视同仁? 战国...

  • 谏逐客书

    经百年变法的秦国在统一中国后所走的每一步都有李斯的影子,这位曾经自以为不如同门师兄韩非的李斯,在秦国官至丞相,是始...

  •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 阅读

    今天的阅读: 《古文观止》 李斯的《谏逐客书 》 和《会稽刻石》 《聊斋志异》的:画皮 贾儿 蛇癖 文心雕龙...

  • 读书与思考

    今天趁四级巡考期间读了几篇古文观止,《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宋玉对楚王问》,《谏逐客书》等,虽然有些学过,...

  • 《谏逐客书》——李斯的升职记,秦国客卿到廷尉的那些年

    李斯的智慧与才华,浅谈《谏逐客书》。 今天我们来分析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是楚春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楚国。学于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品读071|谏逐客书——任人唯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r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