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

作者: 谷乘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22:38 被阅读4次

  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无疑是需要人才的,人才应该如何选择,外来人才和本地人才应该区别对待还是一视同仁?

  战国末期,秦国强大无比,韩国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自己,派出水工到秦国游说秦国开凿郑国渠,引导泾水入洛水。

  秦王同意修建,但开工不久,秦王忽然发觉自己被骗了——修郑国渠是韩王的“疲秦之计”。秦王此时雄踞天下,发觉自己被欺骗,当然怒气冲天。

  有大臣借机建议秦王:应该把其他国家的客卿全部驱逐,他们来秦国都不安好心,想要在秦国搬弄是非罢了。

谏逐客书

  秦王同意了这个建议,李斯作为被驱逐人员中的一员,写下《谏逐客书》给秦王。

  书信大意:微臣认为大王驱逐他国客卿是不对的。穆公求士,得以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得以国富民强;惠王用张仪,宰割天下;昭王得范雎,促成帝业。这四位先王,都是凭借他国客卿取得重大成就,可客卿们哪里辜负过秦国呢?如果先王不能妥善利用外国客卿,恐怕难以发展秦国啊!

  陛下宫殿里美丽的珠玉,珍贵的象牙,美丽的宫女,悦耳的音乐,大多都来自其他国家。如今陛下愿意享受这些来自外国的珍宝美色,却不愿意重视来自外国的忠臣。这可不是明智的君主的选择啊!

  陛下这样驱逐客卿帮助敌国获得贤才,减少百姓的数量,想保证国家的安稳和发展,是不可能的。

  秦王看完《谏逐客书》,废除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位。

  就事论事,战国后期秦国之所以强大无比,但若无众多来自其他国家的贤臣良将,也是不可能发展壮大至此的。所以说,李斯的分析本身是合理的。

  但秦王骄傲非常,来自韩国的客卿又确实欺骗了他,想让秦王改变政令,却不是这么容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使是秦王,也还是难免有这样的担忧。

  那真正让秦王改变主义的是为什么呢?是秦王的野心。当时秦王想要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野心早已经路人皆知。李斯反复诉说他国客卿使秦国强大的事实,就是想要秦王看到他们这些人的作用——能够帮助秦王统一天下。

  在满足自己野心的强大诱惑和利益面前,秦王终于改变了自己的政策。

  放眼看世界,大型的企业,著名的城市,发展迅速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人才。

  企业重视职工培训,政府重视教育,为的是什么?为的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为了当前的发展,必须要广泛地吸收各地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给出什么样的福利,是一门大学问。

  许多企业和城市喊着发展的口号,福利上潦草敷衍,却又抱怨引进不了人才,实在让人无奈。

  如果真的想获得较大的发展,还是应该在态度和物质上都做到位才行。

  本地人才当然应该重视,外地人才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让他们能够安家立身。那样才能团结起更光大的力量来。

相关文章

  • 李斯谏逐客书

    第一,读并解释《谏逐客书》。 需要复制粘贴《谏逐客书》。工具书《常用古汉语词典》。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

  • 谏逐客书

    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无疑是需要人才的,人才应该如何选择,外来人才和本地人才应该区别对待还是一视同仁? 战国...

  • 谏逐客书

    经百年变法的秦国在统一中国后所走的每一步都有李斯的影子,这位曾经自以为不如同门师兄韩非的李斯,在秦国官至丞相,是始...

  •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

  • 《谏逐客书》——李斯的升职记,秦国客卿到廷尉的那些年

    李斯的智慧与才华,浅谈《谏逐客书》。 今天我们来分析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是楚春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楚国。学于荀...

  • 读谏逐客书

    因郑国计谋,推荐郑工在秦国大兴水利,而延缓秦国攻郑,秦国醒悟过来后,秦始皇大为恼怒,下逐客令,驱逐所有外来宾客匠人...

  • 驳《谏逐客书》

    李斯写的《谏逐客书》,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确实为议论...

  • 谏逐客书-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

  • 背诵谏逐客书

    看了《大秦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谏逐客书》。李斯很有才华,旁征博引,不产于秦的外客对秦国的贡献。...

  • 《谏逐客书》抄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谏逐客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sf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