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有过十三任丞相,大多不得善终。能够长盛不衰,又真正做了一些事情,靠政绩青史留名的,就数公孙弘为最,在八十岁高龄死在丞相任上。
公孙弘布衣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同时,他倡导儒学,精通《春秋公羊传》,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
01
公元前200年,公孙弘出生在齐地菑川下面一个小县城(薛县)。
和普通的青年一样,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和志向,又家境贫寒,只想找个挣钱养家而已。公孙弘先做过薛县的狱吏,不久后,因为犯了错,被开除公职。丢了工作的公孙弘,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找了一份在海边放猪的工作。
这猪倌的工作,一干就是好多年。
为了对一成不变的生活做出改变,在公孙弘四十多岁时,他才开始读书,并选择《春秋公羊说》进行深入学习。
当时,有一位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博士,因为年纪大了,回到家乡齐地教书。这么好的资源当然要好好利用,公孙弘多次登门向他请教,学习得到飞速提升。
他悟性高,又刻苦,没几年便在当地小有名气,而且他为人处世也很受尊敬。
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
02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刚即位,要求各郡国举荐文学贤良之士,公孙弘就被当地举荐了上来。
当时公孙弘跟董仲舒是一起的,董仲舒对策讲的是“天人三策”,汉武帝十分欣赏。公孙弘的对策也很受认可,就被留在朝中,成了一名博士。这一年,他正好六十岁。
公孙弘第一次进入朝堂,他又是一个非常胆小谨慎的人。九十多岁的大儒辕固生,一身正气,非常威严。公孙弘看辕固生有点犯怵,眼神都有点怯生生的。
辕老爷子就很看不起他:“公孙啊,我提醒你一句话,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你作为一个学者,要坚持说真话,而不能昧着心,扭曲了学问,去迎合世俗,去讨好权贵。你在我面前都这么畏畏缩缩,将来怎么在朝中立身啊?”
不久,汉武帝派给公孙弘一个任务:出使匈奴,进行和谈。
这也是公孙弘人生第一次,没有工作经验,只会按部就班地谈,更没有结合当时的局势,去揣摩汉武帝想要一个什么结果,匈奴想要一个什么结果。
可想而知,公孙弘带回来的结果,并没有让汉武帝满意。匈奴不守礼节,性情多变,连张骞和苏武这样的名臣都讨不到便宜。
汉武帝勃然大怒,认为公孙弘不过是个迂腐的读书人,将公孙弘痛骂一通。
公孙弘吓傻了:朝廷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啊!
六十多岁的公孙弘,被罢了官。虽然很失落,也坦然接受,回家安心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准备就此了此残生。
有了一次朝堂为官的经历,再来读《春秋公羊传》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公孙弘开始有针对性的潜心研读,将书中的理论和当时汉朝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仔细揣摩各国之间的关系和政治。
03
公元前130年,机会再次降临,朝廷又一次开始征文学贤良之士。七十岁的公孙弘,又一次被当地的官员推荐。再次走在曾经熟悉的长安街头,公孙弘不再像上次那样不知所措。
十年前,我落荒而去;十年后,我又再次踏上漫漫征途。以往不谏,来者庶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且看我从头再来。
还是一样的考核程序,先进行对策和考试。汉武帝出题,提出策问天人之道,公孙弘当时是跟一百多个儒生一块考试,这些文学贤良之士们绞尽脑汁、引经据典地给出对策。
公孙弘在对策中从强调,天子须身正,为百姓树立信义。并提出“凭才干任官职,不听无用的意见,不制造无用的器物,不夺民时妨碍民力,有德者进无德者退,有功者上无功者下,犯罪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贤良者得到相应的奖赏”这八条治理百姓的根本办法。又以“和”解释上古治世,言“仁”、“义”、“礼”、“智”为治国之道不可废驰。最后,以“顺应天道“才是天文、地理、人事的法则作为对策结尾。
主考官遍阅一百余篇对策,先做初评。主考官认为公孙弘的对策平平,老调重弹,没有新意。在所有通过初评的人里面,公孙弘的成绩是垫底的。
只是没想到,在汉武帝看过之后,竟然把公孙弘提成第一名!
因为公孙弘讲到汉武帝的心坎上了,汉武帝很高兴,马上召见。公孙弘来到跟前,汉武帝更是眼前一亮,公孙弘虽年迈却一表人才,再次拜公孙弘为博士。
此后,公孙弘的仕途便一路顺风顺水。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做到了左内史——两千石;又过了三年,做到了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做了两年多,便做到了丞相,并被封为平津侯。以前被封侯的,要么是有军功的,要么是外戚,作为底层起来的文官被封侯的,公孙弘是西汉头一位!
04
他这一次怎么这么顺呢?
首先得益于他给汉武帝的第一印象,另外公孙弘也确实表现不俗,他能把自己的学问和实践很好地结合,他表现出了一个大儒在个人修为和政务能力方面的精深造诣。
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
他的言谈举止都很实在,很有思路,对于政事、制度、法规都很熟悉,开展各项工作都很有章法,还能用儒家观点加以文饰。
另外,他听取了当年辕固生对他的批评,比较敢说话,对于汉武帝发动战争和各种劳民伤财的政策,他都提出过反对意见。
他从来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反对汉武帝,不像汲黯,一点脸面也不给汉武帝。有时候大臣们约好,有的事要一块向汉武帝汇报,到了汉武帝面前,他总是最后一个说。如果看汉武帝对这个建议比较认同,他就再加把火;如果看汉武帝对这个建议比较反感,他就立马转向,放弃已经约定好的说法,顺着汉武帝说。
有一次,汲黯怒了,当着汉武帝的面骂公孙弘:“刚才都已经说好了,你也是赞成的,怎么到皇上面前就改口了?你也太奸诈了,不忠不义之人!”
汉武帝一听这个,把脸一沉:“公孙弘,这是怎么回事?”
公孙弘扑通一声跪下:“皇上,汲大人骂得对,确实是这么回事,不过呢,微臣以为,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意思是说,谁要是能体谅微臣这样做的良苦用心,谁就知道微臣之忠;如果他不理解,就会认为臣不忠。)
汉武帝琢磨了一下,说:“别说了,朕明白了!”
还有一次,汲黯又向汉武帝揭发公孙弘:“皇上,我又发现一条证据,能证明公孙弘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奸诈之徒。”
汉武帝又好奇又疑惑:“是嘛,怎么回事?”
汲黯说:“皇上,这公孙弘都当御史大夫了,位列三公,这么大的官,工资那么高,他不可能缺钱,对吧?可是,那天我到他卧室里看了看,他竟然只盖了一床穷人家里才盖的那种粗布被子,还补丁摞补丁的,您说他这不是摆明了装样子吗?”
汉武帝转头问公孙弘:“公孙弘,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公孙弘的反应和上次一样,扑通一声跪下:
“皇上啊,汲大人骂得对,确实是这么回事,这真说到我的病根上了。
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
我位列三公,为什么却盖这么破的布被子呢?我扪心自问,还真是想标榜自己俭朴。汲大人能当着您的面指出我的这个毛病,可以说,对您,他是忠臣;对我,他是诤友。我一定深刻反省,好好改正。”
公孙弘不为自己辩驳,非常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问题,这是一种大智慧,比那种一遇批评就跳起来要高明多了。汉武帝对公孙弘更加刮目相看,不久之后,就给公孙弘拜相封侯。
那么,公孙弘如此俭朴到底是不是沽名钓誉呢?人的内心世界很难讲。不过,公孙弘的俭朴是自始至终的,一辈子都是“食不重肉”,吃饭时,桌上最多只有一盘肉,而且都是吃粗粮。
05
那么,公孙弘的人格是不是很完美呢?这倒不是。《史记》里说他是为人意忌,外宽内深。就是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里阴狠刻毒。
他对汲黯就是这样,汲黯好几次批评他,他表面上都很接受,心里则十分恨汲黯。
他向汉武帝极力推荐汲黯:“皇上,汲黯太有才能,适合做右内史,这个职位别人干不了。”
汉武帝一听:“有道理,让汲黯去做右内史吧。”
右内史的辖区是皇城所在地,住的都是皇亲国戚,非常难管理。汲黯又是特别硬的作风,他去做右内史,肯定得跟这些权贵产生很激烈的矛盾,一不留神就可能丢命。这就是公孙弘想要的效果——杀人不沾血。
他对董仲舒也是用的这一手。因为董仲舒的学问太好了,公孙弘羡慕嫉妒恨,就推荐他去做胶西国国相。胶西王特别暴虐,不少人送过命。董仲舒知难而退,辞官回家,才保住了性命。
不过,这只是儒家阵营内部的斗争。虽然个人之间有这种斗争,但他们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都致力于推行儒家的治国思想。尤其是发展教育,提高儒生的入仕参政机会,这方面公孙弘也是不遗余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在整个西汉官僚体系里,温文尔雅的儒生越来越多。
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可以说,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起了个头,做了理论方面的工作,而实践方面的工作是公孙弘完成的。这就造就了公孙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另外,公孙弘做丞相时,他给自己组织了一个顾问团,对于各种政务,大家一起参谋。汉武帝自己也有一套班底,有时候两边意见不一,就展开辩论。
公元前121年,公孙弘最终以八十高龄在宰相之位逝世,得以善终。
英雄不问出处,公孙弘的起点最低,只是一个放猪倌出身,看着本来是最没希望成功的,结果最后他最成功。
他大器晚成,四十岁才开始专心读书,花甲之年时,以布衣身份被征召为博士,七十岁再次回到朝堂,一路平遥直上,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直至宰相,封爵平津侯。
公孙弘之所以仕途腾达,官运亨通,靠的便是处事谨慎,他从不做出头鸟,更不和汉武帝抢镜头。公孙弘时刻谨记,一定要保证正面镜头留给武帝,保证武帝的主角地位,处理问题的时候,他宁可犯错,也决不会去改变自己与汉武帝保持高度一致的立场。
汉武帝一生共用十三位丞相,其中三名自杀,三名被杀,所谓是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是汉武帝这样的皇帝。公孙弘是汉武帝时期十三位丞相中比较特别的一位,他有才能又敢于进言,再加上精通各种奉迎之术,深得汉武帝刘彻的赏识。能在风波险恶的官场上如此游刃有余,进退从容,公孙弘的能耐不可不谓极大,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