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创业?这个问题常常问自己,也问我们的事业同盟。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881/a3d62c3b850fa72a.jpg)
25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特别是18年内科工作经历,深感医疗的无奈。面对数种慢性病、退行性病变,内科医生给到的答案永远是:“不可痊愈,需终生服药。”药物的耐药性,药物的代谢途径以及副作用,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清楚的知道。
单一的疾病如果没有痊愈,最终会因并发症、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
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用药物控制了血糖,我们还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为什么一直很认真的吃着大把的降压药物,我们还会多功能器官衰竭?因疾病死亡似乎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常态。有谁会怀疑,许多人是因为过度治疗而死亡?
药物属于强权,只能在症状危及生命的时候,用以控制体内的细菌、病毒及炎性应激反应。积极治疗病因才是疗愈的首选。
然而在这个非常急功近利的时代。如果极短的时间内没有让患者感觉舒适,主治医师就会被贴上不是“好大夫”的标签。于是,控制症状成为了医生们的首要任务。当血压居高不下,血糖始终不能恢复正常,除了加大药物的剂量,很少有人去执行生活习惯的干预。
这样的医疗,是我们生命的所需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881/71362b0a8aacf719.jpg)
因此,毫不犹豫的离开体制内,投身于健康管理的行业。一个梦想,如果得到众多团体和个人的支持,梦想终将成为现实。在深圳,有幸遇到了更多的志同道合者。
孙晶丹,1996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硕士研究生班。
曾任深圳市北大医院营养科主任。主编参编著作有《中老年人营养指导》,《科学减肥之旅》,《重症心脑血管病治疗学》等论著;主持及参与4项省、市 级科研课题,发表营养专业论文十余篇。
冯雷: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创始院长。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师从美国免疫学会主席Max.Cooper,从事免疫学研究。多年来一直从事免疫学临床研究与应用。近十余年致力于营养学、健康学和年龄学的研究,关注大众健康与长寿,提倡健康从娃娃抓起。
邓建煦:1960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深圳法学院教授。1978年亲手组建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审理了国内第一起重大环境污染案件,被称为国际八大公害案件之一,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1984-1986年,2次赴美国哈佛大学讲授环境法课程,2次获得美国Fulbright基金奖励。1989年从深圳法学院退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立泓法律师事务所,免费为弱势群体、社会底层伸张正义,打赢多起维权官司。因消耗体能过度,全身五脏六腑均受累,导致罹患多种慢性病,包括乙肝大三阳。
当名医无法帮助邓老恢复健康时,邓老走进了深圳北大医院营养科的大门,邂逅了营养科孙晶丹主任。从此,开启了健康长寿探索之旅。如今,邓教授85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心态年轻,医生曾诊断不可痊愈的所有慢性病,都已痊愈(包括乙肝大三阳转阴)。邓老常说,将用必生精力去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传播真正的科学健康之道,让更多的人受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881/47adb8108e055ced.jpg)
走出偏僻的家乡来到更广阔的城市,才发现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医疗同仁们,一直抱着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审视着我们的医疗,修正着我们的错误方针路线。
前几天,听南方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主任李朝龙教授的讲座,感慨万千。世界上总有敢于说真话的人。作为出版我国第一部“肝脏移植”专著的外科专家,李朝龙教授借用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所说的话告诫我们:“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这是现在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8495881/37f05737e95d5a55.jpg)
我们为什么创业?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健康中国”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战略;到2016年国家卫计委推出以“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直至2017全民营养周活动,所有主题都是围绕合理膳食进行。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的重视,还是人民群众的需求,营养健康的理念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政府主导,专家出阵,深圳市营养师协会肩负“科技创新、服务大众”的重任,组织、动员、号召全市医疗科技工作者、营养专家、科研院所和营养健康产业界,调动全社会资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让人民群众共享营养科技发展成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开启共创全民营养新局面。这就是我们创业的目标。
我们创业的动机是希望帮助人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在治疗的过程中、在幼儿园、在学校、在公司,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获得一种自救、自助的健康技能。
我们侧重于通过针对各种健康问题,提供长期有效的解决策略;侧重于孩子与妇女的健康教育;侧重于改善健康服务设施;侧重于我国营养与国际间的健康方针、政策的对话及沟通……通过一系列的部署与实施,以达成关爱生命健康事业持续性的发展。让营养,成为生命健康真正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