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最快捷的读书方法就是写,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自己的感悟。
美国军方有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叫做VUCA,它说的是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这个概念用来形容我们所处的时代再恰当不过了。
原本通过读书获取知识,是有效的抵御VUCA的好方法。可是在舆论环境的影响下,读书最大的价值不再是其功能本身,而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有的人买了一张健身卡,他并没有天天去锻炼。在他一办卡的一瞬间,就获得一种已经健完身的愉悦感。对他来说,健身卡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物品。
有个姑娘,老想买新耳钉。实际上,她的旧耳钉并没有坏,还可以用,并且她也只有两个耳洞。刚买戴上的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光鲜亮丽,获得美的感觉。不久,这样的感觉就消失了,于是她又继续寻找新的满足感。
这种追求“精神满足感”的现象,到读书这个问题上就更普遍了。比如,这句话对你来说一定不陌生:
“你一年读多少本书?”
01
用“本数”,甚至“页数”去衡量读书成果,本来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是吧?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你读的是什么样的书?
如果是小说,估计一年读300本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如果是这样的书呢?前几天,我跟随北京大学唐涯老师学习《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时,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两本书作为课后深化教材。
一本是斯蒂芬·罗斯的《公司理财》,另一本是兹维·博迪教授的《投资学》。相信能在一年内把这两本书看完,比读300本小说获得的信息量要多得多。
斯蒂芬·罗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学家之一,担任过许多投资银行的顾问,因其创立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而举世闻名。
兹维·博迪教授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经济学教授,以其对养老金的出色研究而闻名。博迪教授著作颇丰,其中许多是与其博士论文导师、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合作的结晶。
·读完的标准就是从头翻到尾吗?
对书的敬畏感,容易让我们觉得从头看到尾、一字不落才是看书。实际上,下面列举的问题告诉我们,真正有必要一字不落读完的书真没有多少:
有的书也许是作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提出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你当然没必要深究这些问题。
比如,你要研究世界能源状况,一本70年代出版描写石油危机的书,和最近新出的《页岩气革命》,当然前一本我们只需要选取需要章节阅读、引用就行了,后一本才需要真正阅读研究。
有的书也许是作者为了凑字数,把一堆材料修修改改编成一本书,自然书的字数很多,信息量却很少。
“得到”听书专栏的出版人张凯说,“一本非虚构类的畅销书,有可能80%的内容都是在堆砌材料,20%的内容是作者的观点和思考……”
有的书可能作者都不知道自己想说啥,他自己就是在不顾读者的感受在自顾自地表达,东一句西一句让人不知所云。
所以,真正“一字千金”书很少,我们读书应该向吸收养料一样,好的,装到自己身体里;不好的,果断扔掉、不用留恋。
·读书是把书的内容记下来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估计很多人都会背。
如果仅仅做到反复品读,你最多能感受那种浑然天成、旨趣盎然的美。但光是这样,你是不会知道为什么这首诗被无数诗评家称为“古今五绝第一”。
你需要学习一点诗词格律的知识,再进一步,你能懂点唐朝古音知识,那就更妙了,你眼中的《静夜思》跟别人眼中的,已经完全不是一首诗了。
同样,读书也是一回事。一本书上的知识点是有限的,哪怕真要弄清一个概念,我们往往还要查询其他书籍、资料,才能将知识点补充完善。
所以,我们看书不要过多追问自己看了几本书,而应该去追问“我得到了什么”。
02
那么,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呢?
答案是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它的好处有哪些呢?
1)能检验读书的效果
读一本书是不是有收获,最靠谱的检验方式就是写一篇读后感。
就像创业一样,最靠谱的起点就是你能做出完整(注意,不是完美)的产品,并让它们被人接受。
同样,读书后能够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哪怕最初写得很差——只要完整,那你对书的知识点的掌握,就和仅仅读了的人不在一个维度了。
能写出来,其背后的复杂程度是那些只读读的人全然无法想象的。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读书与写作的关系,好比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一样。
读书是积累势能,写作则是将能量释放,这样才有一个完整的产品。就好比电压再高,没有导体使之形成电流,灯泡是不能亮的。
2)写出来,是围绕书中知识点展开的综合能力提升
能把书中的知识点写出来、写好,要求良好的收集资料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和逻辑表达的能力。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认真思考,要去查资料,甚至要和牛人互动……
3)提升思维能力。
真正写出来、写完整、写好,你就会觉得思维能力提升。那种感觉只要写过的人都知道——哪怕你打电话前简单列个提纲——仿佛写之前的你、和写之后的你就是不同的物种。
03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写作的关注点不是文笔、修辞,而是思考与逻辑。举个例子,我们看看这个列表:
·寻求指导(seek out instruction)
·写下一个计划(write out a schedule)
·设定各阶段目标(set goals)
·专注(concentrate)
·放松,慢慢练(relax and practice slowly)
·遇到难的部分就多花时间联系(practice hard things longer)
·边练习便用你的方式去表达(practice with expression)
·从错误中汲取教训(learn from your mistakes)
·别臭显摆(don`t show off)
·为自己着想(think for yourself)
·要乐观(be optimistic)
·寻求与其他技能之间的关联(look for connections)
这是1996年出版的一本书的建议:《Whnton`s twelve ways to practice:From Music to Schoolwork》。对,这是学乐器的方法论。
那么问题来了,这12条建议写得好吗?当然好啊!它有什么修辞?有什么文笔?有什么情感?它有的“有道理、有逻辑”这一条。再说的具体一点:
·我的用词是不是够清晰、够准确、够必要?
·我的内容与内容的联系,是不是够清晰、够准确、够必要?
·我的观点是否有强有力的例子支持?
·我的文章是否具有简单而清晰的结构?
普通人写文章,特别容易舍本逐末,追求文字上的游戏,结果是基础没打好,一拎起就乱、一放就散。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一个日本天才乒乓球少年被中国国青队普通球员打败,整个人差点崩溃的新闻。这事儿本来也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国青队教练的点评让我很吃惊——“这个日本少年基础没打好”。
要知道日本少年3岁起就练球,6岁参加比赛,9岁拿到冠军,12岁与国家队比赛不落下风。他打得再漂亮、再吸引眼球,可“基础没打好”和真正的球员一比就落了下乘。
成为大师的“一万小时”都干了些什么?很多时间他们都要画鸡蛋、练基础练习曲、压腿练基本功……
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打基本功中,提神了自己的微观体感,自己身上建立了的真实感觉。大师一落笔,眨眼间就能写出准确又震撼的文字,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写作唯一必要的要求是什么?不是心流、文笔、修辞、套路,只有一点——更清晰、更严肃、更底层、更准确的逻辑性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