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81248/ab840dfae5cfc67c.jpg)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春节期间,家人团聚,本该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也应该珍惜这难得的相处时光,可是有的家庭却没有期望的那么美好,而是过了一个不那么安定的春节。
馨子的老公在春节放假前几天回来的,她说每次老公回来我们都很高兴,我也会莫名地有安全感。一家人团聚,一开始都是各种亲密,有说有笑。可是好景不长,一种无法言说的烦躁会渐渐向我们袭来,而且成为了一种习惯。
这种弥漫在家里的烦躁感似乎是有规律的出现的,我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觉察,让我们的相处难以维系的,肯定是关系里的某个环节出错了。
馨子说,老公一直有控制欲,因为他的原生家庭也在控制他,所以他又反过来控制我们。老公的控制欲无所不在,比如要挤多少牙膏,先刷牙还是先洗脸,每天要吃些什么,都得听他的,如果反对,就会引发争吵。这让馨子很恼火。
我时常因为不想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作出让步,甚至是忍耐,可是老公就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变本加厉的控制我和孩子。有时候孩子被管控的脾气暴躁,或者是两眼无神,绝望,甚至用哭来对抗,也改变不了老公的控制欲。
我发现,老公不能放松地坐在孩子们身边,他要么远远地坐在沙发上,要么坐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就会不停地唠叨,怎么都看孩子不顺眼。以至于孩子一发现爸爸来到身边就很紧张,排斥爸爸,或者发脾气,闷闷不乐。可是老公没有发现孩子们的异常,仍然继续他的专制主义。
馨子的老公其实是在重复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模式,父母爱控制他,他就像时常被人监督一样的坐立难安。他不敢离孩子太近,也许是意识到自己会忍不住控制孩子,但是离得太远,又被潜意识支配着走近孩子,重复着他童年所经历的关系模式:控制孩子。他既是童年的自己,又是自己的父母,潜意识还原了他童年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他既是对父母的忠诚,也是一种“报复”心理,即,把这种模式再次上演到他与孩子的关系中。
要解决这种复杂的问题并不简单,需要有觉察的一方主动与对方沟通,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对方的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向对方倾诉,假如对方意识到了自己的某些行为确实不妥,那么就有可能改变。
馨子与老公沟通的过程是这样的:
“亲爱的,你一直都做的很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喜欢控别人。我一被你控制心情就很烦躁,可能你没有发现,孩子被控制,就更明显了,小宝情绪暴躁,大宝两眼无神,生无可恋。孩子们对抗,排斥你,不喜欢和你亲近,不知道你察觉到没有?”
“嗯,好像是有点”
“我知道你是为孩子好,但是也要有方式方法,不能用强硬的态度,否则孩子会对抗,那么就等于白费力气了,而且孩子还会怨恨。”
“嗯”
“你试着和他们保持距离,不唠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相处,再润物细无声地点到即止,看看会不会有所改变。”
“好的,我试试。”
关系的转变往往是从好的沟通开始的,只要双方都在为关系做出努力,那么一个家庭就会变好,即使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该放弃新的尝试和突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