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山下英子老师写的《断舍离》,这也使很多读者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是越过越滋润。
但是,对“断舍离”这个理念,很多人却站在误解的角度上。
反正不痛不痒,那就“断舍离”?
它的原意呢,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真正达到“断舍离”之后,人们才能过上简单清爽的生活。
可是,我们试想一下,你是不是有很多老照片,它们属不属于过时的东西。先不谈它们价值层面上的保质期,就比方说它们是2005年拍的,那它们在时间层面上来说算不算过时了?应该说得过去,毕竟人们每年甚至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换新衣服,为什么换,除了图新鲜就是觉得它过时了。
于是,站在这个角度上,很多秉持着“断舍离”理念的人就把那些老照片也扔掉了。当然,有人说这没什么,回忆不需要被照片所记录,它们都存在脑袋里了。那行,以后别拍照了,全用脑袋记。
照片,它所存在的意义是很大的。简单来说,它记录的就是某个瞬间。但是这个瞬间呢,包含的东西很多:人物、地点、事件——这些是肉眼可见的(直观的),那么还有时间、心情以及自己当时的处事态度和阅历程度——这些是照片能够帮助你回忆的(要通过脑回路的)。
那么有人又问了,回想起这些有什么用?可能不是特别有用,但往往这种“不是特别有用”,它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却会很有用!这也是“蝴蝶效应”的诠释。
比如说,你看到一张照片,通过这张照片的画面,你想起了当时你的处事态度。多年以后站在它面前盯着看时,你的处事态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么,你可以进行总结,总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看到教训,为了让自己得以成长。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沉淀,你会把自己变得越来成熟。一个人迟早会走向社会,而社会恰恰只能容下成熟的人,所以别问为什么要成熟了。
今天,我只是拿老照片举例,但是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一部分人误解了“断舍离”。他们虽然秉持“断舍离”这个理念,却做着“违背”断舍离的事。为此,我实在为他们感到遗憾和心寒。
“断舍离”原本是高尚的,它是被提炼出来的一种至纯抽象物质,所以请每个人都真正理解它,不要曲解了它的用意,而不小心侮辱了这种处世风格。
当“断”才断,以防后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