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营销,触动市场的脉搏——《管理百年》第6章读书笔记

营销,触动市场的脉搏——《管理百年》第6章读书笔记

作者: 一点就通报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22:08 被阅读0次

            一、西方美梦与公司人

            不仅拥有大房子、汽车、可爱的家庭,也拥有稳定的工作和闲暇的支配时间,这是西方人的梦想。20世纪50年代,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于是人们的生活都洋溢着一种“尽在掌握”的气氛。从而促成了公司人的崛起,他们忠心耿耿,事业和生活明确、安稳地摆在眼前。公司人的事业隐含着一种认识:忠诚和稳定的绩效能带来就业保障,这对双方都有利。企业高管得到了客观的收入,收获了强烈的安全感;公司得到了忠诚、勤奋的管理者。双赢。这一默契的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契约”。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麻省理工的社会心理学家埃德加·沙因。他通过观察当时新兴的管理机构培训所采用的方法,提出了管理培训与洗脑的联系,暗示心理契约远远不止一桩舒适的互惠交易。它引出了很多的问题。首先心理契约是围绕忠诚建立起来的,但也容易走向盲目;其次,心理契约引出的另一个问题是视角。由于管理者的事业生涯稳妥有序,企业并不鼓励他们越过组织的高墙、寻找更广泛的观点。企业于是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延续的世界。靠一整套复杂的核查、制度和层级体系来支撑。公司永远是对的,客户无足轻重。于是在很大程度,管理者的现实情况就是为了生活忍受工作。这样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利于培养积极主动、愿意承担风险的管理者。从而企业的避风港里就会收容许多绩效差劲的员工。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把心理契约看成是管理层的特权。在较低的层级上,员工的忠诚可能不是那么有用。20世纪50年代最典型的企业就是IBM,它的首席执行官小沃森在他写的《一家企业的信念》一书中写道:IBM的三个信念是,充分为员工个人考虑,多花时间让客户满意,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对。他说,什么都可以改变,但信念永远也不会改变。强大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企业文化,这是一项重大的进步,意味着企业成为了有形的生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力世界。在这一点上,它跟日本模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日本人把企业成功与社会进步、个人发展,以及整个日本经济等更广泛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可在西方,成功是圈在篱笆里的,企业就是一切。

            二、营销的喜悦

            在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世界就在那儿等着企业来卖东西。公司于是开始系统化地考虑如何更精确地与市场建立联系,现代营销就此诞生。期间百家争鸣,20世纪首席管理思想家德鲁克无疑是带头人,他说过一段经常被管理文献引述也最令人难忘的段落,道破了企业生命的意义所在:“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有效定义——创造客户。市场不是上帝、大自然或者经济力量创造的,是商人创造的。他们满足的需求,兴许在他们提供满足手段之前,已经为客户所察觉。说不定,就像饥荒时对粮食的渴望一样,这种需求占据了客户的生活,充斥着他清醒时的每一刻,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渴望;只有当商人采取行动,把它变成有效需求之后,客户和市场才真正出现。”

            1960年,麦卡锡确定“营销组合”。这一概念由杰出的营销大师科特勒提出。它的四大关键要素是:产品、价格、地点和推广,这成了后来著名的4P营销理论,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迄今为止仍是学生们背诵的典范。但即便如此,4P理论的确涵盖了传统营销的精髓。公司若能把注意力集中放在4P的所有方面,基本上就能制定出合理的营销策略了;若公司做不到或者偏移了重点,则搞不好营销。

            4P理论的吸引力在于,它给出了4个容易记住的方面。从最基本的层面上看,它应该是有用的,可在复杂的现代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它的效用就要打折扣了。因为4P意味着你可以孤立地看待上述4个方面。但实际上,在任何一种营销组合里,所有的元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虔诚地遵从4P理论,很可能会忽视这样的关系,故此存在很大风险。

            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产业化营销是时代的主旋律,4P理论对那时的主流营销组合做了有益的总结。如今,商业的性质业已发生变化。人们不再强调数量,而是着重关注消费者是否满意。因此,营销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4P之间的分野日渐模糊,有时甚至根据就不存在了。

             三、营销近视症与品牌打造

            1960年,营销发展的关键一步是,莱维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营销近视症的文章。他强调,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是满足客户需求,而非单纯生产产品。公司当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生产为导向,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高层管理者们应当在此问题上率先改变观念。他进一步指出,以生产为导向的思维,必然会使得视角狭隘。在这篇文章中,他还生动地把销售和营销的任务做了区分:销售关心的是让人用现金交换你产品所使用的花招和技巧,它不在乎交换双方的价值。营销则不然,它始终地把整个业务流程视为一种紧密结合的努力,旨在发现、创造、调动和满足客户需求。

            50年代造就了一个消费为主导的时代,赚钱和花钱成了资本主义喜悦的两大支柱。而满足这些新需求的是全新一代的品牌。这时的品牌不再是装饰品,而成了商业的驱动力,最有力的品牌翻身再生案例,就是万宝路。在品牌的新世界逐渐发现,服务行业创建品牌的时机成熟了,事实上,服务行业蕴藏着大好的机会,只靠一个好点子就能改变世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威尔逊开设的连锁假日酒店。当然,并非所有的品牌一开始就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企业家能否为未来投资。

            四、探索工作激励

            置身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致命学者却开始反思、怀疑激励问题。他们对激励问题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企业突然转向了人性化管理,只不过,在就业率极高的情况下,提高工人的效率是改善行业绩效的关键。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就是在这个时代产生的。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再到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然后到尊重需求,最后到自我实现。它为激励建立了合理的框架。当然,它也存在缺陷,这就是对人类贪婪本性的认识问题。

            人际关系学派的第二个重要人物是赫茨伯格。他提出的新概念就是“工作满意度”。1959年,他在著作“工作激励”中写道,真正的动力来自成就、个人成长、工作满意和获得认可。换言之,是要用工作本身来激励人们,而不是依靠奖励或施压。他拓宽了研究的基础后,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结论:保健因素(包括监督、人际关系、现场工作条件、工资、公司的行政惯例、福利和职业安全感)是造成工作不快的主要原因,激励因素则是通往工作满意的康庄大道。他还创造了如今的一个流行说法,“工作丰富化”。他认为,一旦商业组织能把自己和员工从数字牢笼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扩展个人在企业里的角色,它就能变成一股向善的巨大力量。

            人际关系学派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个关键人物是麦格雷戈。他以机理模型、X理论和Y理论而闻名于世。其中X理论是建立在“庸众假设”基础上的传统“胡萝卜加大棒”思想。它的前提是:普通人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有可能,就会尽量避免;基于上一点,所以要强迫、控制、指挥,甚至施以惩罚的威胁,才能让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朝着组织的目标前进;典型的人喜欢受到指引,渴望回避责任,野心相对较小,看重安稳甚于一切。为此,麦格雷戈写道:当今企业的人性方面就源自上述信仰和主张。从而带来了不是人造就组织,而是组织改变了人的观点、抱负和行为。而他阐述的另一极端就是Y理论,它建立在人渴望并需要工作的基础之上,它的假设是:工作消耗体力和脑力,和游戏及其他活动消耗体力和脑力是一样的——典型的人并不天生讨厌工作;外部控制和惩罚威胁并不是让人努力实现公司目标的唯一手段;人对目标的投入程度是报酬的函数,这种报酬与人的成就挂钩,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满足,它可以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直接产物;大部分人都具备相对较高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来解决组织的问题。马斯洛对此评论道:把工人看成是高度倾向于Y理论的人,不仅仅是因为独立宣言,不仅仅是因为黄金法则,不仅仅是因为圣经,更不仅仅是因为其他宗教观点或诸如此类的东西,而是因为它通往任何成功,也包括经济成功的必经道路。人们往往把这X和Y理论简单地解释成时以人为本的宣言。但麦格雷戈从未如此简单化地看待世界。他承认,持X理论的管理者完全可能在企业里独断专行,同时又信任员工,他也不认为持Y理论的管理者就是模范,因为他们完全可能信任员工、公平待之,但却把企业搞得一团糟。他只是在探讨激励的真实面貌,而不是给前进道路给出明确方向。他说,“动机、发展的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人皆有之,并不是管理把它们放过去的”。为解决上述两种理论水火不容的矛盾,1964年,他在去世前提出了Z理论,把组织和个人义务融合到了一起。后来,威廉大卫接过了Z理论的战旗,他分析了日本的工作方法,发现Z理论的许多观点,在这里都有着肥沃的土壤——终身就业、关心员工、非正式控制、协商决策、缓慢晋升、借助中层管理者的帮助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的畅通流动、对企业的责任心、对质量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营销,触动市场的脉搏——《管理百年》第6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ds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