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简书电影院
《千与千寻》——也是一座红楼,也是一场梦!

《千与千寻》——也是一座红楼,也是一场梦!

作者: 坐看风云再起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09:45 被阅读42次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记得第一次看《千与千寻》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看了只觉得奇幻二字,没多少感触,唯独惊诧于大佬宫崎骏的天马行空。世事变迁,此后发生的事多少都已遗忘了,只是那观看的光景竟似昨日,那日陪同一起观看的人,竟已物是人非!

没曾想,十几年后的今天,电影版的《千与千寻》竟重新上映,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木然地陪着孩子买票重温了一遍。看完之后感慨万千,诸般滋味涌上心头。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年龄阶段、社会层次、生活阅历的人对《千与千寻》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有人在其中看到了纯真和善良,有人看到了贪婪和人性。难怪《千与千寻》自2001年上映以来一直稳居日本票房第一的宝座,至今无人超越,堪称经典。之所以这么成功,我想每个人都能从中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欲说还休”的顿悟吧。

一、迷失本我

●  故事一开头讲述的是千寻一家搬家途中走错了路,来到了树林深处的一座庙宇前。穿过幽暗的长长的隧道,来到了另一个灵异世界,这里隐喻为开启了另一段人生。隧道既是连接到另一个异世界的通道,也象征了母体的产道。一般来说,去到另一个世界后,就会失去前世的记忆,即所谓的“入胎迷”,完全忘掉了来时的路,有如过奈何桥必饮一碗“孟婆汤”一般。电影中我们借由千寻这个小女孩的视角和经历,感受了一场如梦似幻的人生。

●   这个灵异世界处处透着古怪,千寻的爸妈因为贪吃变成了猪!夜幕降临,如同幽冥一般的河上出现了灯火通明的楼船,无数身着古怪衣服的神灵登上了河岸,看不清他们的脸。千寻的心中充满了无助和惶恐,她闭上眼,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场梦,看似真实的梦境。这正好与结尾处相呼应——千寻的爸妈在出口处问她怎么去了那么久,微风拂过,不就是一场梦吗?

●   过了桥,一座日本古典风格的汤屋赫然在目,里面穿着日式的传统和服的雇员满脸堆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贾府,也象征着拜金繁华的现代社会,有各色人等,有高低贵贱,高高在上的汤婆婆需要夺走在这里所有人的名字,好控制他们为其服务。在这里名字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自己的“本我”或者是“灵魂”,一旦失去了人性,则被不良习气所染污,再也找不到自我,离不开这个幻境了。

反观我们自己,来到世界上,是“真实”的吗?就像“庄周梦蝶”,庄子在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逍遥自在,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就像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命的情境,也许有许多刻骨铭心的爱恋,也许是痛哭流涕的伤心,可是时过境迁之后,一切都像是昨夜的一场梦,终是虚幻一场,得与失,名与利,也是昨日黄花。就如同《红楼梦》无比荣耀的贾府一旦衰落,人走曲散,“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同来由一梦,休笑世人痴。”自来“浮生若梦”!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外间的世界实是心识所变幻,随业力而变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当我们心中有佛时,所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当我们心中有魔时,所见的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

佛在《法华经》中将三界比作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众生却贪图世间虚幻的快乐而不愿出离,像千寻一般一心想离开的甚为稀有!

二、迷失的原因

●   这时,白龙出现了,他安慰她、指引她、还为她指明了回家的路,自始至终白龙更像是千寻的守护者。白龙一直管千寻叫“好孩子”,并且不只一处,也就是说在白龙的眼中千寻就只是一个孩子。白龙还说:“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 在这里,白龙是代表了千寻的真我,也叫自性,也叫如来藏(佛性),它是神通广大的,久远以来一直没离开过,在千寻痛苦迷惘的时候自然会来救她,给她指引方向。最后,白龙靠千寻而找回自己的名字,代表千寻已彻底找回了真我。

●   无脸男的形象象征了千寻人性当中的阴暗面,它代表了人性(习气)的贪嗔痴,是欲望、贪念,是欲界的象征,平时在佛性观照下,自然潜藏着,可是一旦千寻放任它进入了油屋这个社会中,则是恐怖的,他会偷窃、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以及吃人!所以每次白龙和无脸男都不会同时出现。最后当他私欲无限膨胀时,千寻才发觉,差一点反受其害,好不容易设法让它吐出了所有罪恶,它才安静了,说明人们必须时时观照自己、反省自身,才会让这种私欲收敛!最后,千寻把它安置在了钱婆婆这里,让它离开了自己。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叹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与众生”,从佛性上来说是三无差别,差别只在迷悟之间而已,迷失自性的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的就是佛。此佛性本来清净、光明、广大包容、如如不动,譬如明月在天,但因贪、瞋、痴、五欲、烦恼,好比种种的乌云遮住光明,就沦落为“众生”,受种种苦。只有除去烦恼,好比乌云散尽,光明彻照,即是佛性,即是解脱,即是回家之路。

人人都有佛性,它清净、圆满,神通变化本自具足。但它时时被烦恼习气(包括各种无止境的欲望)所遮蔽,导致昏聩无明,作出种种罪恶勾当。这就是我们迷失自我的根本原因。

三、回家之路

●   “好好保留你的名字,忘记了名字就无法记得回家的路了”、“汤婆婆就是用名字来控制别人”……影片中名字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名字又代表什么呢?就是象征一个人的本我,你忘记了自己的本我就会迷失,堕落,失去自我。整本片子是一个迷失与找寻自我的过程。

●   汤屋里的人若是失去了名字,便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他们不停地工作,却不知自己是谁。这和现实一样,人们总是不停的努力,为了成为自己所羡慕的人,为了能有一天飞黄腾达,满足各种欲望,却最终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回不到内心最真实的自我。这就是宫崎骏的用意——不论走到哪一步,不论人有多成功,千万不能把自己给丢了!

●   千寻最终坐上了那班寻找钱婆婆的列车,内心无比平静和坚定,丝毫没有恐惧,因为她深深的明白自己是谁了,她清晰地听见了内心的声音!她找到了钱婆婆,恢复了白龙的本来面目,留下了无脸男。

●   千寻救出爸妈后,在通往现实世界的隧道中,却又失去了在汤屋的所有记忆,仿佛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一样,依旧胆小怯懦地紧紧拉住妈妈的胳膊,更不记得白龙了,忘了与他的约定。由此说明“重生”的过程只是再一次的迷失!我们的本我虽然一直在那儿,可有谁不被大千世界的外境所迷呢?

众生无始无休地在六道三界中生生世世轮回,辗转漂泊,在业力巨海中头出头没,轮转六道无穷无尽。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其中的“假”意思是一切外境,乃至身心世界、十方大地山河,皆是本我自性、如来藏中之所变现,然而众生认假为真、贪恋其中,无法自拔,抓取一切爱乐之事,造种种业。而不知自性清净,如明月在天,湛然常住,智慧具足,神通本具,乃是“真”。

罢了,罢了,瞧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吟,分明是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疑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奈何,反认他乡是故乡。

敬请关注我——

相关文章

  • 《千与千寻》——也是一座红楼,也是一场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 记得第一次看《千与千寻》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看了只觉得奇幻二字...

  • 孙悟空的遗书

    写在前面的话 人们常说,一场红楼一场梦;更有人说,不读西游枉红楼;曾经的我,也是如此的爱着西游,读者西游,为爱、为...

  • 读书笔记:《红楼梦》的神话架构

    最近在读《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就是台湾作家白先勇解说《红楼梦》。白先勇是小说家也是昆曲研究...

  • 俏佳人

    俏佳人 一座红楼一场梦,梦中佳人恸我心。 ——题记 夜深了,月光如...

  • 安居士/海滨:星月

    一方简书小天地,也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大舞台。一部经典《红楼梦》,也是一块顽石游历人间红尘的记录。看吧,这是什么?读书...

  • 2019-06-29

    最近看红楼梦人物和千与千寻现世分析文章较多,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可以一遍又一遍的看《红楼梦》和《千与千寻...

  • 红楼梦中的香露是现代芳疗说的纯露么?

    作为一个红楼迷,一定对红楼梦中的用香有深刻印象。我们家小主也是红楼迷。红楼梦的书看了好多遍。其中有一场冲突是因玫瑰...

  • 我们该怎么读红楼一-版本篇

    说不尽的《红楼梦》,也是说不清的《红楼梦》。它是很多红学家及红书爱好者心目中的“文学圣经”,也是不少年轻人眼里“死...

  • 油画版金陵十二钗,美到人的骨子里!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的别名,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十二个女子。金陵即现在的南京。《红楼梦》作...

  • 2019-02-08

    《红楼梦》一直是我的枕边书,从小学开始便爱上了红楼梦。谈到红楼梦自然会谈到最喜欢的人物,这也是与别人聊红楼最常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与千寻》——也是一座红楼,也是一场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gb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