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罗振宇大约可以算是“知识付费”的先驱。他的“罗辑思维”节目粉丝众多,“得到”APP也做得风生水起。“得到”APP是提倡碎片化学习的,这个理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在笔者看来这个理念也非常对。
或许读者会有所疑问:既然赞同碎片化学习,为什么还要为此写篇文章?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碎片化学习”是罗振宇在《罗辑思维(第四季)》中《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中提出的,以下是文字版内容部分节选:
……“碎片”的争议比较大,很多人都反对,说学习就应该体系化、系统化地学。你碎片化学习,最后一地鸡毛,什么也学不着,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识大厦。
……我不是说系统化学习不好,而是它不现实。我们的时间都在被剧烈地碎片化,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大堆碎片化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用于打游戏才对吗?所以,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我们必须这样做。
……知识的产生就是碎片化的。那些聪明的大脑一时一刻只能产生一个念头、一个假设、一个结论,然后当论文发表出来。这就是知识真实的产生场景。什么时候变得体系化?被验证很久以后,有人用理论体系将它总结出来,这已经是陈旧的知识。我们是终身学习者,那些新出的假说即使没有被验证,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好?它就是碎片化的。
再者说,整个中国文化就是碎片化的知识。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体系化的知识。你看《论语》,就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碎片化问答。如果说碎片化学习不对,那么《论语》和整个中国的文化你都不该学。那都是碎片化的。
还有一方面,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碎片化是最终结果。你读一本书,上一学期的课,最终留下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吗?几个动人的场景,几句金句,几个精辟的结论,读完一本书能够留下这些东西便已上上大吉。
如果学习的结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学习有什么问题?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我一生的知识积累的来源是这样的,我再查找一方面资料的同时,意外地看到另外的资料,这就是我的学习。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
在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对罗振宇的观点,笔者只反对其中的一部分,有一些是同意的。请诸位读者不要一概而论,认为笔者全盘否定罗振宇。
笔者否定罗振宇的观点原因有二:
第一,大家可以看到,罗振宇在论证“应该碎片化学习”时偷换了概念:他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与“将知识切割成碎片来学习”混为一谈。
这两种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提倡不要拘泥于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必如古人那般“沐浴、焚香、净手、烹茶之后再读书”;后者则是提倡学习时不必追求系统化。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直播兴起,新闻、朋友圈更新,大把的课程更新信息,时间将被切割许多块,越来越碎片。如果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我们还有多少学习的时间呢?
但是,“将知识切割成碎片来学习”就不对了。就如罗振宇本人所言:“知识那么多,拿进来以后该往哪放?如果胡乱摊在地上,那都是脏东西。要如何让知识不脏?要有个概念作为基础框架。”(见《罗辑思维(第四季)》第205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此处罗振宇说要有个“概念”作为知识的基础框架。其实,“概念”也需要一个将它放进去的框架。如果将许多“概念”都摊在地上,它也是脏的。这个装住“概念”的框架,就是罗振宇所谓的“体系化”。
因此,在笔者看来,罗振宇提倡的“碎片化学习”是对错参半的。
第二,罗振宇论证“碎片化学习”时使用的论据虽然都有其正确性,但论据与论点之间并没有紧密的因果关系。
首先,罗振宇在论证“碎片化学习”时讲过一个人学编程的故事。故事中的人为零基础学编程买了许多书,从入门到精通,全部读完后仍旧编不出程序。罗振宇认为此人编不出程序是因为他在用青少年的方法学习。罗振宇主张此人应该先对编程了解一个框架,再定下一个目标,然后开始编程,遇到不会的再查阅资料。
笔者对本故事有全然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罗振宇在理解该故事时,完全没有将“学以致用”这一影响此人是否能学会编程的因素考虑在内,而只是简单地将“读完书”等同于“学会编程”。而我们都知道,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知识并不等同于技能。
其次,罗振宇试图通过引用富兰克林的言论来论证碎片化学习的正确性。而在笔者看来,富兰克林这句话完全无法佐证罗振宇的论点,它所提倡的应当是“学习中的意外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者,罗振宇提到《论语》是碎片化问答。此话不假,如“温故而知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句子可谓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罗振宇说如果“碎片化学习”不对,那中国文化都不该学。在笔者看来,这句话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因此也不必反驳——这种假设关系根本不存在。
【二】
既然笔者最终得出“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很有必要”的结论,我们又该如何实行呢?笔者将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规划碎片时间,合理学习
尽管已经有许多人认识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好处并亲自实践,仍旧有许多人反对这种学习方式,认为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时最常出现的例子就是“尽管每天都利用午休时间看书,但那些知识很快就被一下午忙碌的工作给冲走了,到下班什么都不记得”。
此现象作为客观事实存在,无可辩驳。但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知道遗忘是必然的,且学习结束后24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笔者认为,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能成为拒绝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理由。
要想充分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时间以及你的学习效率。比如,你这一段闲暇时间至少能有多长?你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什么?你能在这样的短时间内学完什么?再根据自己的回答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份学习计划就如同上学时学校预先安排好的课程表,不过,它无法长时间使用,需要你制定计划之后立刻完成。因为这份学习计划仅仅是针对你这一段碎片时间的。
制定学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这样一个原则:你花在学习新知上的时间一定要少于实际拥有的碎片时间。前文已经提及,学习结束后24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因此,学习结束后应当有足够的温习、理清知识框架的时间。
当然,“碎片时间学习计划”还可以这样使用。
假设你现在要制定一份一周的碎片时间学习计划,先查阅你本周的工作计划与其他事项的安排预估一下你大约有多少碎片时间,然后根据时长决定你的学习内容。当你真正有闲暇时,再将预先计划的学习内容拆分出当时要学习的部分。而且,拆分学习对象时应当注意保持对象的完整性,保证当次学习有头有尾。
及时温习
温习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此,笔者不想强调温习的重要性,而想说一说该如何温习。大多数人都只在脑中温习,过程含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不能直观地看到温习的究竟是什么,温习的效果究竟如何。
因此,笔者认为,比较好的温习方式是写出你的思考过程,而无需拘泥于形式。关于形式的选择,笔者仅有一点建议:选择自己舒适的方式。或许有的人擅长利用思维导图,或许有人善于语音输出……当然,你若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一种全新的方式,笔者也十分赞同。
不仅如此,温习的次数也很重要。在文学创作领域,福楼拜的例子总是被许多导师引用:福楼拜写作时总是采用“一页稿纸只写一句话”的方式,余下的空间都是为修改文章而留。事实上,个人成长也是如此,尽管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留白并非全然是故意为之。
本文将不对此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仅仅引出笔者的结论:温习也需要大量的留白,一遍一遍地修正最初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唯有如此,才能在个人成长上达到“福楼拜”的高度。
从根本改变观念
尽管笔者将这一点留到了最后,但笔者认为这才是“碎片化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许多人都仍然认为看书、学习都是需要调整出整块时间才能完成的事。
有一个例子,无论是支持“碎片化学习”还是反对的人都会拿来一用:会利用午休的时间看一些书,期望提高自己,但实际情况却是并没有大作用,不过一周便忘记。
此例与罗振宇所用程序员之例有异曲同工之处。笔者将思考过程展露于读者,但要提醒你们,在此,笔者将加入一项“隐性假设”,即“他所读之书是知识类书籍”,因为如果假设“读的是快餐文章”,没有作用是天经地义的,也就不会有此烦恼。
而在这个隐性假设之下,还可以包含两个假设:
假设1:纯知识类书籍,枯燥无味,勉强读完。
结果:越读越厌倦,读完一无所获,除却满腹怨气。
假设2:技能类书籍,包括个人成长、技能提升等,虽然读完,但是没有进行实践。
结果:因为没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读完以后感觉一无所获。
因此,笔者认为,此例无法用于论证“碎片化学习”,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类反对的声音还有不少,但笔者不再一一举例。
在此,笔者仅想强调一点:若想改变自认为无聊的当下,就应当把握每一点你拥有的看似不重要的碎片时间,用于做一些“有趣”或“有用”的事。
【三】
笔者曾与一些朋友讨论“碎片化学习”,文章的最后,笔者将附上其中一些看法,供君参考:
①Mr. Xu,职业:宣传片导演
碎片化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分人分事。
从分事的角度来看,对知识点的学习或许可以实行碎片化,但技能就不行。相对技能,知识点更易解释,而技能不论是思维还是技术本身都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也需要一定的连贯性。
从分人的角度来看,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仅仅是机械地照搬没有任何意义。
笔者:分事的观点笔者同意,关于“分人”,笔者认为在进行“碎片化学习”时,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对碎片化学习的结果的接收程度的情况来更正“碎片化学习”的计划。
此外,徐先生说的“碎片化学习”指的是“将学习内容碎片化”。
②Mr. Hong,职业:教育学老师
碎片化学习只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很正常的。而现在网络将它极端化了:一部分人将其神圣化,另一部分人则将其妖魔化。
如果是“学生”这类以学习为生活重心的人群,他们拥有足够的系统的学习时间,当然应该系统时间系统学习;而成人进入职场后,用于学习的时间被自动分割,因而需要碎片化的学习。
此外,碎片化指的应当是时间,而非内容。如果将内容碎片化,那就是无意义学习。
③Mr. Guo,职业:IT技术
灵活度更高:分割学习内容后,每个碎片的学习时间变得更可控,提高学习者掌握学习时间的灵活度;
针对性更高:分割内容让学习者可重点学习对自己更有帮助或启发的内容;
吸收率更高:分割内容后,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时间更短,得以保障学习兴趣,学习成效将有所提升。
笔者:此观点与笔者所言“规划碎片时间”有异曲同工之意。
④Mr. Li,职业:未知
碎片化只是一种说法,对组织与个人而言,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并转化才最重要。
如今,新名词多如牛毛,作为接收者,我们要明白其背后的真实意义,再根据不同情境做出选择。比如个人学英语,可以用碎片化的方式听英语并进行同步练习,做到针对性的提升;比如集团,面对面培训是不现实的,将培训内容切分后利用网络进行分阶段线上学习,再分时间分模块操作,必然效果显著。
⑤Mr. Shi,职业:未知
碎片化学习适用范围:语言类学习,记忆类学习,文学作品赏析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