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困觉猪
点菜,是件头疼的事情。
如今,在小镇点餐容易,找地道的菜馆子难,只有真正的老饕才知道它们隐匿在什么地方……
说实话,小镇上的饭馆食府,容易跟风。这家上了炖牛肉,明天那家也起锅了。剁椒鱼头,小炒肉,青椒肉片……这些家常菜,谁家都能上招牌,到底哪家入味不得而知。于是,点菜,倒难了。
点菜,主点人的格局尤其重要,好比排兵布阵,要满足食客们的挑剔舌头,一举攻下满座的胃来,并不容易。大凡点菜之人,必是堂食熟客,谙于当地饮食习俗,偏爱时鲜土货,又懂得韬略平衡之术。
出来吃饭,钱要花,怎么花是学问。点菜恰恰是把关的关键一环。让大家下得了筷,吃得爽快透气,取决于点菜人的不二诀窍。
“还得请哥去点个菜。”这并非一句恭维话,实在是份技术活——讲究。非一般吃客,真不敢往点餐处转悠。否则,胡乱端上来,请了一桌,花了银两,倒了胃口,不值。
“今天厨师心情不好。”饭余茶间,经常有人这样调侃,全因一桌子菜,没地方下筷。问题可能就出在点菜。你不熟悉这家店,按自己的喜好指手画脚,当然下不了筷了。
“荤素搭配”,是常识。请人吃饭,即便往荤里上,有个把硬菜打底,最后也得叫几个素菜,平衡口味。而且,几个清爽素淡的小菜可能更受欢迎。酸辣土豆丝、青豆虾仁、清炒莴笋山药等,都是讨喜的素菜。
点菜的关键词:味。菜的妙处在味,而味的讲究,在细节。
先点几个凉菜。醋大蒜和腌辣椒是一道典型的调味菜,味重,讲究层次丰富,交相辉映。尖椒主辣,腌制的当然是尖椒。红枣也调味,香瓜甜点亦可。鸭舌头和白切羊肉偏荤,做下酒菜。
起码要点一到两个硬菜。不然请客的主人脸上挂不住。时鲜,土货、海鲜都行,像土黄鳝、春江鲈鱼、帝王蟹等,更是“锦上添花”。上品的,还需早约早炖。
无论如何,鱼不可少,滋味和营养兼具。而“年年有余”,也是讨个彩头。适合清蒸的,鳜鱼、多宝鱼、海鲈鱼;红烧的,石斑鱼、汪刺丁,红丝鱼也不错;再全一点,杂鱼火锅也行,搭配无所谓,价格也随意。
还得有两道下饭菜。辣椒炒肉、黄瓜虾皮、韭菜炒蛋等,都是下饭的好菜。其实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恰巧是这些不起眼的农家小炒。
有人喜欢小炒,这全靠师傅的手艺和火候。宫保鸡丁,丁脆肉香,酱里乾坤。肚里货,爆炒腰花,腰花切麦穗状;爆炒猪肝,猪肝切薄片。码水芡粉,猛火热油,迅速将辅料、调料一次性倒进锅中,三五铲后立即将锅从大火上移开,再上下来回翻炒几下,装盘上桌。从下锅到起锅,一气呵成,全程不超过10秒,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材料的鲜、脆、爽、嫩。
没几下手上功夫,或者缺火候的师傅,一般做不了,而且还得趁热吃,否则就老了,还是甭点的好。
再点一道带汤的口味菜,常见的食材,适合大众胃口的,客人们可以舀点汤汁,伴着米饭一起吃。笋干番茄汤、榨菜肉丝汤,都是很好的选择。
有一家藏在小镇边角的民宿餐馆,开了没多久,生意不错,四弟说值得开车去吃。
满满的一大桌菜。土鸡炖得不用剔牙,泥鳅丝瓜煲得入味,秋天的茄子软糯烫贴……
我特意去点了鱿鱼洋葱干锅菜,鱿鱼吃起来外皮筋道,内里软嫩,不过我更喜欢配料香食客会菇,切成厚片,油汁饱满,有弹牙的肉质感,且毫不肥腻。
吃就吃了,回头还得跟店家女儿啰嗦几句,聊点真货。民宿餐饮,本身要苛刻得多,特别讲究“土货”“时令”,讲究“不时不食”。
“蔬菜,还得当地农家地里种的,像茄子、丝瓜、辣椒、黄瓜,去菜市场里淘,就见外了,口味完全不一样。民宿前几张竹编上晒着黄瓜片、豆角干,食欲马上就来了。
还有小虾、泥鳅,也是溪沟里的鲜。养在水池里,随时捞出来,活蹦乱跳的,吃的就是这个“活色生鲜”。
跑山里来,吃的却是镇上批发的货,把味儿全整跑了,哪里勾得住魂,留得住客?
周作人曾说:“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或许,并非餐饮没有生活,只是我们习惯了忽略生活。
点菜人的功夫和学问,毕竟是多了去了。如何在点菜的时候“深藏功与名”。譬如小孩在桌,上个“八宝油条”“土豆饼”;女人在场,添个“糖醋里脊”“水蒸蛋”。食材不重样,尽可能照顾各家口味。在合理的价位之内,尽可能地体验这一家餐厅与菜肴。没有一些对烹饪的了解、对食材的了解、对菜品的了解,是很难做到的。
有一个词叫做“众口难调”,其实点菜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客人们吃好了,是应该的;没吃好,谁点的菜谁背的锅。
点菜,得讲究。吃客、大饕们,不用自谦,风里雨里,点菜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