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这是一篇上榜文,那天我本来想助力一下,可读下来后觉得有些艰涩。所以在文后留言:有好几处地方不太通顺。留言之后一会儿我就删掉了,想自己是否要做这样的事。因为感觉有些冒失,冒失到冒昧的地步。后来仔细想了想我跟作者也不认识,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此举真的是站在纯文学立场上的一些感受,为什么就不能直接说呢?于是在文末的评论区又把原来的评论加了上去。
接下来我就开始谈一下这篇文章。
前面作者评论书的情节“没有太多趣味“,后面直接说到了里面的情节,是说它怎么样没趣味的,在“几个小孩子”前面加上“只是”更加连贯些。
“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构成了这本小说”,“生活细节”是书的内容,“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是方法,二者不是一个范围,所以用“和”并列起来时显得不太恰当。
上面写了书的内容,下面直接写到了隐喻的含义,在思路上出现了断裂。猜测的作者的意思是说这本书主要用隐喻的手法来讲道理。所以在前面应该先插入这本书的主要手法是隐喻,接下来再解释隐喻的方法,这样读者们就比较容易读了。
“隐喻的含义就和中国的诗词一般,是赋比兴得很好展现,它以一种普遍事物发起,加入作者的构思和编撰之后,经作者重新创作,使这些事物隐喻出更大的见解及意义。”
“是赋比兴得很好展现”中,“赋比兴”一词,没学中国古代文学的人可能都不会明白,这个词的出现是用来解释“隐喻”,但是可能这个用来解释的词比“隐喻”更难让人理解了,所以就没有达到解释的目的。可以换其它的词,如果一定要用这个词,需要在这里多费一点笔墨再解释一下。另外,此处的“得”为“的”。
“加了作者的构思和编撰之后,经作者重新创作”中,“构思和编撰”即是“重新创作”,所以这里有重复之感,可以把后者去掉。
“使这些事物隐喻出更大的见解及意义”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这段是用来解释“隐喻”的手法的,解释中却出现了“隐喻”,用本体来解释本体,不太恰当。第二是“见解和意义”用两个反而别扭,只留下“意义”就会好很多。
“它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害处,但人们无辜残害他们”这里也是出现了问题,前面是用单数“它”,后面是用复数“他们”,根据上下文意思,两处全部换成“它们”就可以。
“而这个故事从几个角度向我们叙述那些被误解被冤枉的人,他的生存并不妨害别人”这里也是同样,前面用复数“那些”,后面单数“他的”,前后不统一。
“而哈珀李,作为第一人称孩童视角写这本书”一句,如果我们来找出主干,则成为“哈珀李作为第一人称视角写这本书”,是病句,因为“作为”这个词在这里用得不对。
只需要把“作为”换成“以”就正确了。
“在全世界售出超过4000万册,改编成电影,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经久不衰”中先写了翻译册数,再写电影,又回到语言,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因为语言和出版的书是连在一起的,4000册书后面接了翻译的语言会非常通顺, 中间加了改编成电影,就好像出去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这里二者换一下顺序就好。
另外一个问题是,前面讲到了译成不同的语言出书,以及改编成电影,都非时间的范围,后面用“经久不衰”来形容的却是时间的长度。所以在搭配上就出现了问题。可以在前面加一个一个时间的范围,比如说从哪年前,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被重新出版,再加上“经久不衰”就正确了。
“但作者却深居简出,终身只创作过这一本小说”,在这一句中,前后两部分其实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可以写成“他深居简出,写出许多佳作”这句是成立的,因为深居简出,所以节约了许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从而使自己著作等身,前后句是因果关系。因为在本文中这两句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在逻辑上就出现一些不畅。一篇文章中,词与词,句子与句子,段与段,之间都应该有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好的阅读感受。
“这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可却藏着一些十分有趣的名人轶事”,这一句也是有问题,第一是用了两个“却”,却是表示转折关系, 这里读下来有些令人费解。如果把这句主干提一下,成了“故事藏着轶事”,也是不太通顺的表达,所以这里需要修改。
文章中“让我们翻开这本童书绘本”这段是要通过绘本来了解一下这本伟大的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如何来创作的,所以绘本只是了解的工具和手段,而接下来“让我们念给孩子们”这一段,着重点却到绘本身上,有些偏离了中心。因为前面说要通过绘本了解创作过程,其实还没有进行,没有完成,重点尚未完成,却进入了绘本的介绍过程,稍显喧宾夺主。
再看本页最后一段,指代小孩子时,有时用“她们”,有时却成了“他们”,没有统一起来,有混乱之感。
“理想是儿时的经历”是病句,“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经历”意思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一个未来的盼望,一个是过去的事实,所以二者不能用“是”连在一起。
“只是白人依然与黑人不同,等级划分明显”一句表述不清,是白人内部“等级划分明显”?还是白人给黑人“等级划分明显”?读来语焉不详。
“无法想象”缺主语。
“如能做到天地般以万物平等,那会减少多少纷争和乱世呢”这里的“乱世”一词用得不多,纷争是可以计量的,一件纷争的事,两件纷争的事,而“乱世”是对一个时代的整体描绘,无法用“多少”来修饰。
“哈珀. 李的父亲是律师,从来不怀疑法律的公正,而她在父亲的影响下,上一年级之前,就可以自己阅读报纸了”这一句也和前面一样,前面表达的“父亲不怀疑法律公正”和后面“而她在父亲的影响下”之间也是脱节,缺乏逻辑上的联系,阅读下来就会产生艰涩的感觉。如果在“从不怀疑法律的公正”之后,加上“知识渊博”或者“非常喜欢阅读”,再与后面连接起来,就比较自然和通畅了。
这里出现了“哈珀李”的好朋友,可惜的是在接着写了四段之后才出现了这个朋友的名字“社鲁门”。应该在第一段中就交代清楚。而且这个朋友通过后文发现叫做“杜鲁门”,此页的“社鲁门”为笔误,需要更正。
“也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人物原型”中的“也是”用法错误,也是表示前面已经有过一个了,然而并没有。宜改为“他正是”。
“依然在创作,在校报上,在业余生活中,后来毕业于法学院,却未完成学业”,“校报”是创作的发表之地,“业余时间”是进行创作的时间,二者用“在”并列起来,读来有不当之感。如将“在业余生活中”修改为“利用业余时间”。
“毕业于法学院,却未完成学业”一句中,存在矛盾。“毕业”是成绩合格,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毕业。后面却说“未完成学业”,所以不是毕业,应该是肄业。
“又回了自己家乡,想成为一名作家”中“想成为一名作家”这一句加上去有点突兀,分析一下原因,当书的作者在法学院读书的时候,因为所学专业之故,很可能心中的对未来的梦想是一名法律工作人员,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可能会给他这样的影响。而生活发生了一些变故,学业中断回到家中,理想因为环境的改变很可能就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当一名作家的想法。是受当时各方面环境的改变而引发的,所以可改为“此时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他那时为了生活,找了许多工作,还在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机票预定柜台工作过”这一句中,在“许多工作”之后加了“还在”。
“还”的意思: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冷。改完作业,~要备课。
意思是主后面这个补充的不是在“许多工作”之内的,而事实上显然不是如此,所以这里有矛盾之感。
“她会坐在打字前”也是病句,应该改为“她会坐在打字机前”。
“七年之内”跟前后面搭配起来不通顺,可以改成“七年之久”。
“闭目谢客”应该为“闭门谢客”。
“可以理解她为何如此,看看玛格丽特米切尔成名后是怎么样的吧,就能够理解哈珀李了。”中“是怎么样的吧”太过于口语化,需要修改。
“这份淡泊和善良,便是创作的初衷了”,这里其实讲到书作者在其发表的书带来如日中天的影响时,她选择急流勇退。所以这里用“淡泊”是可以的,“善良”却好像跟这里表现出的氛围是不是一回事。而且淡泊名利是她在成名后的对名利和蜂拥而去的好事之人的反应,但不是“创作的初衷”,所以这里也存在用语不当。
“美好的故事总会有结局”也是用语不当,因为只要是一个故事,无论是“美好的”,还是“不美好”的故事都会有“结局”,所以这里应该用“结束,”或者“过去”,改为“美好的故事终究也会结束”或者“终会过去”,就比较恰当了。
文章的最后谈到了孩子们,从整体的文章脉络上来看有一点偏离主题。本文的题目是向大家介绍《杀死一只知更鸟》背后的故事,对象是谁呢,其实是适合这本书上的大人,然而因为介绍的材料存世的比较少,或者几乎没有, 主要是通过一本绘本来实现的。因为绘本,所以自然和孩子们就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众所周知,绘本是为孩子们准备的。所以本文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讲到了孩子们,从一般的文章意义讲,其实是有一些偏离了中心,应该回到正常的读者群里去。不过作者既然以此结尾,我们也可以来看一下。
“这一代的孩子,更多的接触着真、善、美,更多地识辨人世间的假、丑、恶”,我不知道作者是从何处观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更多的接触”意思是相比我们以前的人。我观察到的是在这个智能手机特别发达的时代,较之以前,孩子们更多的沉迷于网络的世界,被游戏所吸引,真的谈不上更多的“接触真善美”,也谈不上更多地“识辨”假丑恶,可能有少数家有素养的孩子表现的比较优异,而多数上面,其实是现状堪忧的一代。
再看标点符号的运用上,作者基本上是以逗号开始,一路逗号,最后以句号结尾。可是注意多种标点符号的配搭,使文章更生动些。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对作者文章的解读,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