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观看了李玫谨教授的讲座,李教授对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可谓是登锋造极,她是研究刑侦的专家。今晚听了她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李教授说,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一个有修养、有品质的父母,他的孩子一般都问题不大。父母的问题一大堆,那一定会反射到孩子的身上来。青春期孩子很难管,他们身上积存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有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程。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岁半是婴儿期,婴儿期建立好婴儿和父母之间的联系是婴儿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依恋是婴儿和抚养者之间建立的最初的情感。孩子处于婴儿期,如果抚养者能够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在情感上给予及时的回应,孩子就能和抚养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也会对外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能成为一个有情有爱的人。12岁之前是依恋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志力、专注力,培养好的习惯模式很重要。这个时期的重要因素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这个世界,让孩子大胆尝试,而不是这个不可以、哪个也不可以。12-18岁是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家长要做到的是:理解孩子矛盾的心态,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完成自我认同的重要任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应该越来越少。孩子的自我意识在青春期会出现质的变化,追求人格独立和自主,独立性增强。青春期更容易成为叛逆期,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骨子里认为孩子还小还带有控制孩子的思想,可是孩子却常常以激烈的反抗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愿意接受被成人控制了。
孩子在六岁之前,一定要管好,要立规矩。人是高级动物,在生命的早期是最笨的。一岁之内孩子的反应很少,无非就是睡觉,睡醒了就哭,找那个最亲近的人。孩子有吸吮反射,看到什么都想吸,拿一个手指头但到他嘴里,他也照样吸着。一岁之内他的生活信赖抚养人。依恋,是人早期最初的心理现象。一岁时孩子认人,认人的外貌、声音、气味,如果孩子出生后,母亲要出去工作,让奶奶来带孩子,孩子会产生强烈的抗拒感,这时他就认人,看到脸形不对,声音也不对,气味也不一样,孩子就会哭闹。人与人的关系一是需要,二是情感。所以说一岁半之内父母再忙也要亲自带孩子,不然孩子长大后你就失去了对孩子心理上的控制。真正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一岁半孩子在父母和亲人的唠叨中长大,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就比较稳定。
六岁之前要善于对孩子说不。六岁之前管什么?主要是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克制孩子任性的方法。例如家里有几辆玩具小汽车,孩子哭着吵着要再去买新的小汽车,这时父母就要说不,孩子的条件没有得到满足,肯定哭个不停。这时把孩子抱回卧室,把门关上,一个人陪孩子哭,不要打,不要骂,也不要说教,不要走开。孩子哭到筋皮力尽的时候,拿热水给孩子擦把脸,孩子以为父母要妥协了。这时父母问孩子:“还哭吗?要哭就接着哭。就这一次孩子就知道了,哭和闹是没有用的,哭完了跟他讲,以后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说,能说服妈妈,妈妈就满足你的条件。这就是鼓励孩子跟你交流,但不能每次都满足他,三次满足一次要求。这就是克制孩子任性的好方法。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孩子都喜欢听零食,如糖果、巧克力。我们可以三天给一次,形成习惯时再提高要求,跟孩子说,我给你的东西能不能留着不吃,保留三天,三天后再吃。如果能控制住,三天后我给你增加三份。但如果你吃掉了,三天之后就没有了。这就给孩子传递出一个什么信息呢?等待就会获得更大的满足。这是克制孩子冲动的手段,否则孩子就会没有耐性。
让孩子学会忍耐,不自私。五岁前后,孩子上桌吃饭时,给他立规矩:大人不动筷子,你就不能动筷子。要跟大家一起吃,让孩子在小痛苦面前知道,别人跟他一样,吃东西时,训练孩子的家庭意识,吃桔子时,要给老人先吃,不能自己独自吃掉。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心理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
孩子在青春期有二个变化:一是生理变化,二是心理变化。在生理上,男孩子生喉结,长胡子,声音低沉,女孩子来月经,身体产生变化。在心理上,他们开始倾向独立,有强烈的自尊,逆反心理强,喜欢结伴,喜欢幻想。英国有一个调查:14岁是旷课的高峰期,15岁是违法和吸食大麻的高峰期,16岁是吸du的高峰期。犯罪的高峰年龄:16岁的男性和21岁的女性。15-16岁是人成瘾的高峰期。
孩子在青春期,他们会回避父母的干涉,有什么心理话不喜欢跟父母和老师说,喜欢跟同伴说。他们会质疑以往父母的权威。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孩子进入青春期,母亲要把嘴闭上,多看着他,关键时说几句,不然孩子容易逆反,他们听到母亲的唠叨感觉特别厌烦。对于熟悉的教育宣传往往会产生质疑。
在青春期,孩子的思维进入到最高层面——抽象思维。他们不喜欢外出,喜欢宅在家里。他们会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寻自己的乐趣。他们轻信书本,轻信文学作品,特别喜欢想像。书本里的故事和情节把他们感动得希里哗拉,孩子沉迷于网络,沉迷于书本,没有分辨能力,有时候会误入歧途。这时大人必须想办法把孩子拉回来,如可以给孩子报游戏班或其他兴趣班,让孩子有事情可做,这样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后,就不会总是记挂着网络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变化是,遇到麻烦事,首先找的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而是同伴。孩子如果跟坏孩子玩在一起,说明他一定遇到了安全问题,通过结交坏孩子来保护自己。在性发育方面,孩子会感觉到恐惧和惊奇。他们会偷偷地去了解性的秘密。书本中,网络上,与别人的聊天中去寻找答案,这都是一种隐性冲动。
孩子到了初中,他们的学习压力变大了。中国式的逼式教育,导致孩子出现很多问题,不会感恩,不会排解心中的问题,出现许多抑郁症患者。所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老师的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考出好成绩,如果家长也跟老师站在同一阵营,那么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教育方式要调整,要改“要求”和命令的口气变“商量”口气,有什么事情与孩子平等交流。要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同事“或”朋友“,尊重待之。要让孩子参与家中的大事,让他们分忧和分责。要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相关家庭背景。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导向,尽可能地与其共同欣赏,再引导他的兴趣走向正确的方向。
当孩子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时怎么办?首先父母对孩子的兴趣表示肯定,并要求孩子教父母一起玩,与他共同进步。经常与他讨论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包括游戏。只有与孩子同时感知,才会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找到教育的方向。当父母与孩子有了共同话题以后,再鼓励他发展其他有益的兴趣,如音乐、下棋、体育、创作等。孩子兴趣多了,他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了,只有感觉单一,人才会痴迷。
父母如何跟孩子谈性教育?一是不回避性话题,二是要与孩子共同讨论,通过书信、讲性知识,讨论人生的真谛,探讨生命的宝贵。当孩子早恋了怎么办?孩子早恋的原因?一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早恋,二是性别缺失。三是同学的影响。四是生理反应。孩子出现早恋,不要去训斥。我们可以用最传统的方式,书信来与孩子交流。可以这样说:祝贺孩子长大了,我很高兴我的孩子有人爱。生活中,人要经历几个阶段,你现在到了青春期阶段,恋爱了。这个阶段虽然幸福、快乐,但也充满着危险,危险有哪些呢?当你失恋了,你能承受心理压力吗?早恋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可能会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恋爱,恋爱和结婚是什么关系,不能把自己轻易给别人。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爱代表什么,你怎么去看一个人爱不爱你。大人要给恋爱中的孩子充分的信任,如果是男孩子早恋了,告诉他你爱一个女生,你先想想你对他负得起责任吗?还有一点你会不会变?
李教授的讲座含有心理学的知识,把青少年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常见的问题及如何来应对都说得非常清楚,给做父母的上了一堂非常宝贵的育儿课。父母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如何去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