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

需求采集人人有责
-
一手需求
主动从用户那里拉需求

1、 定性地说:用户访谈
常见问题与对策——
第一,“说”和“做”不一致的问题
尽量在用户可以和产品产生交互的场合下进行,让用户在“说”的同时也在“做”,且区分用户说的事实与观点。
第二,样本少,以偏概全的问题
尽量识别出各种可能引起偏差的因素,并在访谈的报告里标明,让读者了解。且可参考以增量的方式做访谈,通过加大样品量验证先前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三,用户过于强势,把我们往沟里带
时刻牢记访谈的目的,不要在一个不合适的对象上花费太多时间。
第四,我们过于强势,把用户往沟里带
时刻牢记访谈的目的,并且管好自己的嘴。
用户访谈的注意点——
- 避免一组固定问题
- 首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
- 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
- 避免讨论技术
- 鼓励讲故事
- 避免诱导性的问题
2、定量地说:调查问卷
常见问题与对策——
第一,样本的偏差,即样本与想了解的目标用户群体出现偏差
尽可能覆盖目标群体中各种类型的用户;要保证各种类型用户的样本比例接近全体的比例。在报告中把潜在的筛选条件表明,让读者知道数据获得的方法和来源;也可以把目标群体的特征定义成一系列问题。
第二,样本过少的问题
样本量过少时采用百分比分析没意义。要给出百分比答案,至少得约有100份的答案。
第三,问卷内容的细节问题
问题表述应无引导性;答案的顺序节能产生“顺序偏差”或“位置偏差”。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答,根据反馈修改后再大面积投放。
3、定性地做:可用性测试
招募近可能地代表将来真实用户的测试者,准备一些实际使用中的典型任务,用户通过使用产品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同时组织者在一旁观察用户操作的全过程,并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结束后,可以询问用户对于产品整体的主观看法或感觉。最后,分析记录并产出一份产品的可用性问题列表,并对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项目进度来选择哪些优先处理。
4、定量地做: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常常是用户使用产品的日志、客户管理系统里的信息、网页访问情况的统计信息等。通过EXCEL、统计软件或数据库软件等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把数据分析的需求加进去,比如记录每个按钮的点击次数、统计每个用户的登录频率等。对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数据分析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整体思路——
在对产品足够熟悉的基础上,先做出方向性的假设,再提取相应的数据并分析,得到一些现象,最好是之前没发现的现象,然后尝试解释,接下来做用户调研修正解释,最终指导产品发展方向。
-
二手需求
老板、销售、服务等人员推过来的需求
工具——单项需求卡片
-
其他采集方法
- 现场调查:持续时间长,受众面小
- AB测试:基于大用户量比较合适
- 日记研究:日记的作者往往是同行,而不是主流用户
- 卡片分类法:深入了解用户是怎么给产品划分模块的
- 自己提需求:对象是粉丝用户
需求分析
需求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减小差距的3种方式是:
- 改变现状
方法最常用,也最笨
- 降低理想
- 转移需求
人的行为是需求驱动的,想改变人的行 为,可以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展现给他,而让他不再纠结于原来的需求
改变现状

需求转化即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伟大的需求分析师,可以无视用户想要的东西,去探究他内心真正的渴望,再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或者说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
将产品需求按上述步骤进行分析后,整理出 功能列表,并按照性价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序:

需求筛选
战场:产品会议

需求打包
列表里有那么多需求,先做哪些需求
终极目标:多、快、好、省,即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
我们经常在上述4个要求中求平衡。能变的常常只能是量——项目范围。
依据 功能列表,以可用工作量(“人天”为单位)为基准,从上往下依次纳入项目,能做多少,一目了然。
需要注意的地方——
- “需求打包”最好打包类似的功能点(通过业务逻辑图的方式可视化,能更直观地给别人讲解)
- 需求依赖,功能互相之间有依赖关系
- 需求的力度大小问题
需求列表里出现的任意一行,工作量最好不要超过“5人天”
商业需求文档
包含哪些内容——
- 项目背景
- 商业价值*
- 功能需求描述
- 非功能需求描述
- 资源评估*
- 风险和对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