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奇马”先后两次登陆我国,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16级,跻身近70年台风排行榜第三名!
“利奇马”具有累计雨量大、单点雨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引发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福建等地大范围降雨,造成苏南运河、嫩江、松花江等各地河流和水库水位持续上涨,并引发了城乡积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等灾害。
台风过后,恢复了以往的正常生活,很多人认为没什么危险了。老白却要在此提醒大家,务必要提高警惕,把咱们的孩子看好了!
溺水:儿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我国溺水导致的儿童意外死亡比率高达50%,1—4岁幼儿溺水比例最高,5—14岁儿童次之。
而其中,夏季发生溺水事故占全年的55%。远的不说,仅仅是“利奇马”来临前,此类新闻报道就已经多起了:
“6月2日到9日,山东德州、潍坊、枣庄、青岛连续发生4起学生溺水事件,造成9人死亡。”
“7月11日,辽宁省7名学生去游泳,6名学生先后溺亡。”
“8月7日,河南省6名儿童不慎落水,先后溺亡,其中最小的儿童年仅5岁。”
到底怎么才能让孩子更安全?这就需要家长更多地了解和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因为,关于溺水,实际情况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
溺水者并不能大声呼救
很多家长对于溺水的理解仅限于影视剧情节:溺水者一边挥舞双手,一边大声呼救。但其实,现实中溺水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挣扎,甚至可能被认为是在玩耍。
芬兰就曾发生过一起溺水事件,一名5岁的男童在泳池中溺水,虽然他身旁有很多成年人,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挣扎的男童,最后男童失去意识飘在水中,终于被人发现后救起。
研究救生学的FrancescoA.Pia博士曾这样描述溺水者的特点:除极少数情况外,溺水者无法呼救,也无法挥手求救。所以,为防止出现意外,一定要时刻关注水中的孩子。
预防溺水与施救方法
“利奇马”过后,一要警告孩子别去玩水,二要教孩子学会自救方法。
反复告诫孩子,不要去池塘、江河、水库等地方野游;支持孩子游泳的,也必须陪孩子去正规、有专业救生员的游泳馆。在游泳馆,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发现意外方能及时援救。
曾做过救生员的西西妈妈,有一天突然语重心长地告诫群里的宝妈们:“一定要教会孩子溺水自救技能,越早越好!”问其原因,西西妈妈告诉大家,昨天女儿西西去游泳时发生溺水,靠着自救知识才成功脱离危险。之后,西西妈妈在群里和我们分享了自救和施救知识:
孩子如何自救
1.不要惊慌,调整呼吸,仰泳待口鼻露出水面后,迅速举手呼救。(请务必让自己和孩子学会仰泳)
2.观察周围环境,注意抓住水中漂浮物或者木板等。
3.如果碰到脚抽筋,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可以缓解抽筋。
4.当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抓抱救援者,而是要配合救援者,让他带着游上岸。
家长如何施救
1.不要惊慌失措,首先呼喊其他人过来帮忙,同时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可寻找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无救护器材,可让会游泳的人入水救助。需要注意的是,靠近溺水者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其抓住,最好从落水者背部接近,一手从落水者前胸伸至对侧腋下,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胸前拉出水面,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拖向岸边。
3.上岸后,清除溺水者口鼻堵塞物,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帮溺水者排除呼吸道内积水,等待救护车救援。
总的来说,上面的安全知识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伤害,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它。当然,老白更希望的是,你永远不会真的用到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