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靠亲朋救助读完高中,凭着刻苦努力和在文学及语言方面的天赋考上清华大学,并在入学后第二年成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学术研究交换生,获得半公费留学的机会。
1935年,他带着叔父和族人东拼西凑的差旅费,经过万里长途跋涉来到了柏林,开始了计划两年的学习。没想到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变故,归国之路变得遥遥无期,只能在异国他乡暂时安定下来,从此他乡变故乡,一呆就是10年。
这10年中,他在哥廷根大学如饥似渴地吸收语言和文化的养分,虽然头上时有飞机轰炸,肚子没有食物充饥,他对学习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最后以四个优等的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的笔试和考试,在当时的大学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学业上,他收获满满,学有所成,但作为一个穷学生,在烽火连天、家书值万金的战争年代,他的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帮好老师、好同学、好房东。他的博士导师像父亲一样教导和帮助他,他的房东太太慈祥友好,给了他母亲一般的疼爱和关怀,待他如儿子一般。
他的身上有一种韧性生长的力量,在苦难中不忘寻找生活的乐趣。他每个礼拜天都和同学聚会,到席勒草坪散步,到卑斯麦塔俯瞰哥廷根全城,在小咖啡厅里流连忘返,一遍一遍地走过洁净如洗的十里长街,在大森林中漫步…他的足迹印遍了全城的每一寸土地。
在这风华正茂的十年里,他快乐过,苦恼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坚持过,这里的经历决定了他一生要走的道路,为他后来成为文学和语言大师做了长长的铺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