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通论读后感及梳理总结
此书作者主要讲述自中国有史以来到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段历史上内的伦理思想,不同于蔡元培先生所写的《中国伦理学史》的以历史时代为序,以历史上的伦理思想家为题,对中国伦理思想进行著述。本书作者很有创见性的不是以对思想家为主体探讨其思想,而是将伦理问题作为导向,将不同思想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行整理集合。这种写法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长处如下:1,这种写法对中国伦理学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是对伦理学的重要问题的内在演进的深入挖掘。2,全方位吸收中国思想史上的伦理学观点,而不会因为某些思想家不受人注,而忽视了其思想见解。而短处则如下:1,正是由于以问题为主,则必然涉及许多不同的伦理思想家,而对于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家的个人背景与他们的伦理思想体系进行了肢解,而显得较为散乱。2,由于一的原因,也就比较难以对思想家的伦理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的统一性。3,这种写法是在多个章节中讨论历史人物的伦理思想,所以就难以完全避免思想材料使用上的重复,因为古代思想家们的一个思想材料往往有多种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因此为了使处个专题的讨论相对保持完整,只有使材料的使用服从于章节的构架。
作者按照自己的认识将伦理问题分为十个,并以这十个问题分别作为全书十个章节的章目,这十个章目即:天人、人性、义利、人伦、人我、治世、观人、修身、祸福、生死。这十个问题自成体系,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构成了本书的总体框架,从天到人,从社会到个体,从理论到实践,总体上构成了整个伦理学的学科精神。
而对于中国伦理思想的特点的认识,概括的说有五个方面,1,中国伦理思想强调天与人的合一,有着与自然相协调的特点,2中国伦理思想强调忠、孝、节、义,有着适应中国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的特点。3中国伦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际的亲爱、和平与和谐。4中国伦理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特点。5中国伦理思想强调民本和公平,有着一定越超具体的时代和阶级伦理的特点。
对于中国伦理学的研究来说,我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有八大两重性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1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既有学术形态的特性,又有政治意识形态的特性。2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既具有阶级特性,又具有一定的全民的特性。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内部,存在着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对立性。4在中国正统伦理体系中,具有家庭宗法伦理与国家政治伦理的对立性。5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具有名与实相分裂、相冲突的特性。6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既具有具体、特殊意义,也具有一般、抽象意义。7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精华与糟粕混杂并存的特性。8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及其思想,从其社会作用上说,既具有积极性,也具有消极性。
接下来就本书中十个章节中的十人问题进行分别总结概括:
一:天人论。 天人关系,作为一个伦理学问题,对于天有怎样的力量和尊严,值不值得为人所信仰和崇拜?人从天那里能够获得怎样的启示以确立人类自己的生活准则,在天的范围之下,人在伦理道德的领域应当怎样作为,其所作所为又有何意义,人通过自己的作为可以达到怎样一种程度或境界?伦理学作为一种关于人自身生活方式的学问,对于天的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问题。对于历史上的天人关系问题的内涵大致有如下五点,一:从天是有神秘力量的、具有人格的至上神意义上说,天人关系的伦理含义也就是天的意志与人的道德意志、天的指示与人的道德行为的关系,在天与人之间存不存在一种实际关系?人要达到伦理道德上的善,是应该依照上天的意志生活,还是要依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人到底有多大的伦理道德的自由。二:以命运与人的能力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伦理含义来说,人的道德行为有没有意义?人要达到最为完善的生活,是应该依靠命运生活,还是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天能不能决定或完全决定人及人的生活样式?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在善恶上的划分是不是必要的?三:在天然与人为之间的天人关系的含义来说,应该是天然是最完善的呢?还是人为的东西才是最完善的?人应当尽力保持天然呢?还是应该对于天然有所改变?人的改变是在为善还是在为恶?四:以天人关系是天道、天理、宇宙的总规律与人之道、人类社会生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则之间的关系来说,天理因何而存在,是一种纯精神性的形而上的存在还是因形而下的具体事物而存在?人类社会的伦理是永恒的还是变化的?如果是变化的,它们所依偱的最后根据是什么? 而对于天人关系则有如下,五种关系论即以一、1历史初期的灵物 崇拜与绝地天通,2夏代的尊天孝鬼3商的敬天事鬼为代表的尊天事鬼论。二、周人的以德配天观,墨家的天志爱民说为代表的以德配天论。三、以春秋时期诸开明卿大夫的万事由人观,孔子的重人尚义论,思孟学派的天人相通论,荀子学派的明于天人之分论为代表的远天重人论。四、以老子的崇道论,庄子的听命论,阴阳家的顺天论为代表的因顺自然论。
二、人性论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学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最基本的问题,是思想家们对于人性的探讨,从善恶角度,对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的本质进行的探讨。而关于人性及其善恶的理论,是中国伦理思想家们建立其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人性问题的内涵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1,何为人性?人性是个别的、因人而异的,还是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共同的?人性与其它事物的本性尤其是禽兽等动物的本性有怎样的关系?2,人性在内涵上是统一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和对立的?它是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表现出来,并决定人们思想行为的?3,人性的主导倾向或性质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它是善的还是恶性的?它的善和恶如何先到证明?4,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养成的?是永恒不变的还是可以变化的?道德的实践和修养对于人性的变化有怎样的意义?5,人类的本性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伦理道德的起源与人性有首怎样的关联?对于人性关系,有如下五种关系论:1以世子等人的人性有善恶及告子的性无善恶为代表的人性善恶无定论。2以老子的本性至美论与庄子的人性自由论为代表的人性超善恶论。3以孟子的性善论。4以荀子的性恶性论和韩非子的人皆自为论为代表的人性本恶论。
三:义利论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它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危治乱,关系到人们实际生活的顺逆和幸福,关系到人们道德行为的善恶选择,义利关系问题在理论上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一上伦理思想体系的性质。对于义利关系的争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何者为义,义的标准是什么?义的内涵代表的是公众的利益还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利益?是社会下层人的利益还是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2什么是正当的个人利益?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不应当求利?应当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求利?3从理论上说,义与个人利益、公与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究竟应该以何者为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和原则?是应当以义为先,还是应当以利为先?是应当以义求利,还是应当以利为义?还是不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是义利两者都不可以作为道德行业的原则?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同的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以孔子和荀子的以义制利论为代表的以义制利论。以墨家的贵义贱利论和孟子的何必言利论为代表的贵义贱利论。以老子的超越义利论和庄子的绝义弃利论为代表的超越义利论。以儒墨的以私从公论和法家的以公灭私论为代表的公私论。
四:人伦论 人伦关系的必然性作为义的内涵,决定了研究人伦关系的必然性,构建适合天之必然、适合人性本质的人伦规则,也就可以解决义利之辩中义的问题,有了健全的人伦规则,社会的治理、人生处世及道德修养也才有章可偱,上古时期伦理思想家们对于人伦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人伦规范的构建、人伦原理的探索两个方面。对于人伦问题的研究,如下几个方面是与之密切相关的,1人伦以何为最后的根据?是决定于上帝、天神的意志决定于人的本性,决定于宇宙的必然性规律,决定于人类共同社会生活在的需要,还是决定于某个特写社会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2人伦基本关系和人伦基本规范有多少方面?它们各个的内容又怎样规定?何种伦理关系和规范在人伦规范体系中具有主导的地位?3道德行为主体在人伦关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人生的伦理角色与人伦规范、人伦义务又有怎样的关系?4所有的人伦规范是不是完全统一的?如果在一定的道德境遇中道德行为主体陷于道德冲突之中,道德行为主体应该怎样选择人伦规范?5人伦规范是永恒的还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是变化的,那么变化的动因是什么?而对于人伦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以夫妇、父子、君臣、长幼、朋友之伦为代表的规范论。和以礼以正名论、孝悌为本论、通权达变论、人伦即天理论、人伦批判论为代表的原理论。
五:人我论 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观和思考,结果则有关于人伦的理论,假如把观察和思考的视角转换为伦理主体本身,就会产生出关天人我关系的道德学说,上古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关系极为复杂的社会,第种伦理关系都是靠具体的、相对独立的、活生举行到的伦理主体“我”来维系,因此,社会的人伦关系最终可以归结为人我关系。对于“我”,作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我字最初的含义并非是指社会中人类个体的自谓,而是人间宰主的特称,后来演变为人们的施身自谓之辞,其中保留了自我主宰的意蕴,本身蕴含着人的充分的自觉和自主意识,道德主体通过自我意识把人我、物我既联系起来又区分开来,既接受他人的影响又对他人施予影响。我有自我,我以外的众多的他人也有其自我,因而,人我关系也是一种一个自我主宰同多个自我主宰者的道德关系。人我关系作为社会中一种最普遍的道德关系,在其历史上发展到宗法等级制社会条件下是,人我关系主要有四大存在的类型,血丝亲情型人我关第,上下等级型人我关系,同心相知型人我关系,路人偶遇型人我关系。而物我关系,则可以视为人我关系的延伸,因为物本身不具有人格,只不过是人我交往的中介而已,人们对物的关系,往往反映着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人我关系主要有1以巫马子的利已主义和杨朱学派的为我主义的代表的贵已论。2以儒家的仁爱论和墨家的的兼爱论为代表的爱人论。3以老子的不争论和道家的无我论为代表的无我论。
六,治世论 伦理学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主要意义在于能为社会的治理和完善指出一个可行的道路,古时大多数作为政治家的伦理思想家并不公公满足于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体系,而往往都将研究学问指向了如何中更好的治理社会上。 而对于治理社会中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六个,1国家和天下的治理,是取决于统治者自身的主观意志,还是其中一个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道?治世是依靠人为,还是听任于命运,还是本其道而治?2国家天下中的问题以何者最为重要?治理国家、天下,究竟以什么作为第一原则?3治世需要哪些手段?在治世手段之中,软的一手与硬的一手有怎样的关系,如何配合?具体地说,就是道德和刑罚的关系和在治理国家天下中的地位是怎样的?4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对于国家的治理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5在治世中,人才有什么意义?进一步说,人才如何进行选拔和使用?6国家、天下最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 对于治世的研究主要有以德治论、无为论、礼治论和法治论为代表的治道理论。
七,观人论 观人论,就是通过对人的观察、认识,了解人的内在品质,体察其内心动机,对人的行为、品质进行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观人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观人的根据问题,即要根据什么来断定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好的还是不好。2观人的标准问题,在确定了观人的根据之后,还必须确立衡量的尺度。3观人的方法问题,这个问题与观人的根据问题密切相联系,确定了观人的根据,还需要有观人的方法,观人方法是观人主体在对人们品性表现的规律性达到理性认识后,而应用的操作性观人之道。除此之外,还有人的才质与人的品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人的欲望对于人的品性的影响问题,人们的带有规律性的品质的深层原因问题等。 而观人的方法论则主要有如下的种:卜相观人论,以态观人论,循礼观人论,志功合一论,以功观人论。
八,修身论 道德修养理论,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因为外在伦理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人们的学习、实际体验和修养,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习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人何以应该修身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人的生活的需要。2人的气质需要修养。因为人与人的气质才能是各有所偏的,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气质都未能合于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因此都需要进行道德的修养。3抵制不良习俗影响的需要,人生在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有不同的影响,而要想不受坏风气的沾染,就要进行道德修养。而古代的修身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修身和人性的关系问题。2修身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关系问题。3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4修身所达到的理想境界或目标问题。 而对于修身论大致可归结为三种即:以修身目的、学思省过、存心养气为目的的为送去产恶论。以为道日损、心斋坐忘为代表的日损论。以回归自然的境界和献身义务的境界的境界论。
九,祸福论 祸福问题是与义利问题紧密相联的,祸福范畴,可以说是利范畴的深化,祸福观在一定意义上说可主是利益观,祸福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伦理学的使命之一,就在于给实际的人生提供一种可靠的指导。对于祸福问题的讨论,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何为祸福,祸与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个人的祸福与群体的祸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祸福是由什么所决定的?是上帝鬼神,是人力还是某种不可知的命运?3人在命运面前究竟可不可以有所作为?或者说,人的作为对于自身的祸福有没有决定性的意义?有没有避祸得福的方法?4道德与人的祸福、命运有怎样的关系?5人对于自己的命运、祸福应该持有怎样的一种态度?是持忧愁、悲观的呢?还是持乐观的?自己之乐与众人之乐的关系是怎样的?关于祸福论则有以福善祸淫论与命定祸福论和人定祸福论为代表的祸福论,与以天乐论与德乐论为代表的忧乐论。
十,生死论 生死问题对人来说是一种终极性的问题。虽然在宇宙中每个人都是一粒沙,但对于每个具体的人来说,却是其全部,对于生死问题的见解,直接决定着个人的道德行为和伦理道德观念。关于生死问题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生,会么是死,或者说生与死的分别意味着什么?谁帮忙生死的主宰,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死能否有所作为? 2人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死,生与死有没有一个范式或标准,如果有,这个范式或标准是怎样的?3个体的生死与他人的生死、与国家和社会的存亡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自己的生与为了国家在下的生、为了自己的死与为了天下的死之间,意义上有何差别?或老景产,不同的一与死有没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4生与死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其差异何在?怎样使肉体的生死变化水对人的精神、灵魂产生影响?5怎样才能使生辉煌使死有价值?如何使生命具有永恒不灭的意义?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达到不死或不朽?生与死作为人们面临的最高道德哲学问题超出具体的行为活动和具体社会事务,带有一定程度的形而上学色彩,因此以面向实际为务的中国思想家和活动家对此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而最有理论建树的是道儒两个学派,总体上可分为以贵生说、齐生死说、生死以义说为代表的生死论。和以精神的不朽与德业的不朽为代表的人生不朽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