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考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曾和别人交流或是汇报工作的时候,自己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而对方还是一头雾水?
看来,其实我们大家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好了,在正式开始之前先分享一个案例:
版本一:
上司:听说你们的“阳光书屋”项目运行不太顺利,你接下来准备如何实施呢?
部下:嗯…啊…,这个……因为现行得机制存在些问题,而且先期方案调研深度也不足,我准备在形式上再创新一下,另外员工参与度不高也是个非常主要的问题,同时推荐给大家的数目跟需求也不符合……
上司:???(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抓重点的三大招分别是“一”“1-2-3思维”“做减法”,为什么要抓重点呢,因为大脑喜欢简单。
首先来看看一,即使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总结,为什么是一句话而不是两句三句甚至更多呢?因为一是有特别的力量的,记得小时候回到家拿着成绩单给爸爸的时候,告诉爸爸自己这次考了多少名,爸爸总是会顺口问一句年级第一名是谁?我会脱口而出,当问到前十时,要想很久还不一定能说全。再问一个问题世界最高峰是什么?你一定会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对不对,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这个时候也许就要求助百度妈妈了。
所以一是有特别的力量的,在结构化思维中总是会提到结论先行,也是同样的道理,用一句话概括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慢慢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去展开,会容易很多。
做一个实战练习,储君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回到刚刚举到的案例,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位员工要表达的主题就是:我准备进一步优化“阳光书屋”项目运行管理。
关于一的讲解就到这里了,接着来讲1-2-3思维,123思维是指把事情归纳为3部分。
请思考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123思维中有一个关键数字,那就是3,在《吃掉那只青蛙》一书的作者提到找出你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它们就是你必须吃掉的“三只青蛙”。利用帕累托定律,每天划出20%的时间,集中精力,专门对付这三只青蛙。很多理论中都都提到了“三”,为什么呢?因为三是记忆最佳平衡点。
那么,抓重点的第二大招就是用123归纳和表达。首先收到问题时,启动1-2-3思维;然后将问题拆分为1-2-3点;最后采用1-2-3方式来进行陈述。
再一次回到一开始的案例里,我们用1-2-3思维将他的陈述要点做一个归纳。
我准备进一步优化“阳光书屋”项目运行管理。大致分为以下3点:第一,形式上更加创新;第二,推荐符合需求的书单;第三,开展深入持续的调研。
于是我们得到了这个案例的第二个版本:
上司:听说你们的“阳光书屋”项目运行不太顺利,你接下来准备如何实施呢?
部下:我准备进一步优化“阳光书屋”项目运行管理。大致分为以下3点:第一,形式上更加创新;第二,推荐符合需求的书单;第三,开展深入持续的调研。
上司:非常好,明白了,加油!
大家发现了吗?轻松两步,版本二和版本一的差别就是这么大。抓重点也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技巧。学会抓重点可不止这一点好处哟!
下面来做一个小练习,你在E站到底第六期训练营中学到了什么?
不知道大家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怎么办?
别着急,这个时候要学会抓重点的第三个方法:做减法。用减法来确定最后要项。举个例子,2019年我想要学习英语,Excel,时间管理,思维导图,手绘,社群运营,PPT,海报制作,写作,视频录制。面对这么多想要学的,如果都开始,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不够,一次性同时学太多,也肯定都学不好。那么这个时候我就要做一个减法,每次减一个,把一月份最想学的确定下来。 首先,针对于这些技能我做了一个分析,写作目前对自己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先不学,PPT呢暂时也用不着,以后的月份再学,这时我还剩下8个,继续分析做减法,海报和PPT是有关联的可以一起学,减掉,视频录制好像也需要PPT来当稿子,这个也以后学。我要学习的列表里就还有英语,Excel,时间管理,思维导图,手绘,社群运营这六项,思维导图自己掌握的还行,只需要练习就好,不用再系统学习了,社群运营呢之前系统学过,但暂时没有管理社群的计划,也可以暂时不学。 经过这一番整理下来。剩下三个要学习的Excel,时间管理和手绘。正好1月份线上训练营的时间也契合。就这样决定了1月份学好这三个技能。Excel、时间管理和手绘。
那么在做减法的时间要注意,一次只减掉一个,直到减到设定的数量为止。
我们再做一个回顾,抓重点的三个方法分别是一,用一个词一句话来概括,用123归纳和表达,收到问题时,启动1-2-3思维;然后将问题拆分为1-2-3点;最后采用1-2-3方式来进行陈述。最后一个方法是做减法来确定最重要的事项,一次只关掉一个,直到减到设定的数量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