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204/102660b65782128a.jpg)
2017年过去了,对个人而言非常动荡的一年,短短时间内经历了很多。从人生经验角度讲,现在的困难都会变成以后的财富。相反,顺顺利利过去的日子往往埋下了未来的隐患,苦果迟早要吃的。树立目标,主动走出舒适区,是十几年经验的总结,也是20岁以后我所一直践行的原则。
不难想象,轻松读书的时间变少了。年底总结下读了48本书,跨度有点大,语数英都有,放在高中主科不会偏科的那种。阅读本身是一种有用的消遣,换句话说,现在奋斗不息就是为了能够有足够的阅历与书本对话,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沉浸在书本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老妈看着我回家一脸疲惫的样子,说我就是书读得太多,读傻了才瞎折腾。哈哈。
最佳工具类:《高效商业分析——Excel建模与决策》
上半年花了一段时间集中看了五六本数据分析的书,加上两次封闭式培训(算算价格也要10万左右吧),重读研究生的感觉。从平均值开始,到方差、正态分布、回归分析、线性优化、聚类分析,各种拟合各种预测,各种关联分析有指导无指导分类,因子分析主成份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补齐了当初没有选择数据挖掘方向的遗憾,还弄懂了资费套餐设计的数学原理,以及在商业应用中的实际案例,从此“大数据”不再是神秘的词汇了。该书用Excel这种小葱豆腐,去做一盘绝世好菜,更显功力的深厚。
最佳中国史:《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历史不仅仅是纸上的记录,器物、风俗、语言均是实实在在的佐证,它们也是历史。城市里的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岁月留下的痕迹,是我们漫步街道时能触摸到的千年脉动。住在一个历史感很重的古城,我喜欢带人来看这座城市的石塔,摸摸绿色的清真寺石壁,在想象中复原那个昙花一现的盛世大港景象。
最佳世界史:《丝绸之路》
中东版的全球通史,其实没中国太多篇幅。内容本身波澜壮阔,更重要的是补齐中东史上的知识盲区。很难想象基督教曾经差点统一亚洲大陆的宗教信仰,而伊斯兰教的后来居上也是一副艰苦创业史。读到二战时阿拉伯的亲纳粹倾向,追溯到英法殖民的祸根,在此逻辑与旁证得到了统一。阅读是拼图游戏,乐趣就在于多填上一块空白时的成就感啊。
最佳经管类:《街头生意经》
经管类的书看得比较多,精品好书也很多,想来想去推了这本。特朗普的《学徒》节目中提到过street smart,大概类似我们口中的草根生意经。为什么不能只看销售额?为什么大订单会压垮一个小公司?明星销售员的毒性在哪里?怎么摆脱价格战的噩梦?为什么降价销售闲置资源是危险的行为?对于真正在路上的人来说,除了诗与远方,更重要的是眼前的苟且。
最佳鸡汤:《三双鞋》
整本书最精彩的是投入一切后,濒临破产的那一刻。各种掉链子,救火,项目管理者都会有切身体会,何况人家是赌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今年看的心灵思维类书籍不多,这本书勉强算是一本吧。除了那段逆境经历,别的部分并不出彩。作为一本传记书,没有方法论上的重大启发,可能是我以前被启发得太多了。
最佳小说:《鹿男》
2017年看的小说不多,质量也都不错,只是没发现特别出彩的。这本小说在旅行归来的动车上读完,剑道之战写出了热血漫画的感觉,而京都双璧自带的古城奇幻属性,会构造出一种类似宫崎骏的异世界来,加上微妙的情感线,都是日式小说固有的优点。大体上可以归在优秀的那一类吧。
最奇妙的书:《Word Power Made Easy》
有那么两三个月,我因为这本书埋头于背单词中。直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背单词有什么用,好像一两千新增(生僻)单词对实际阅读的帮助也不算太大。不过有趣的是书本身,原来英语词汇也像汉语一样可以拆解成偏旁部首的,只不过这里是拉丁词根或希腊语词根,又补齐了一个知识盲区。
按本人随心所欲的读法,还有七八本书在阅读进度中,完成它们要等来年了。
2018年,会是全新的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