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曾经出现在小学语文可课本上,在国内名气很大。这只铜奔马如今已成为中国的旅游标志。但是,“马踏飞燕”并非它的真名!
那么,“马踏飞燕”这个名字是这么来的呢?这只铜奔马是一匹什么马呢?还有,马蹄下面的那只“燕子”究竟又是什么鸟呢?
最早将铜奔马命名为“马踏飞燕”的人是郭沫若。故事还要从1969年讲起。
这一年的10月,甘肃省武威县新鲜人民公社的社员在挖地道时,从当地一处名叫雷台的封土下面发现了一座古墓。消息传出,甘肃省博物馆立即组织一支考古队,会同武威县文化馆,对该古墓进行发掘。
考古队员发现,这是一座空间较大的汉朝古墓,里面整齐排列着铜人、铜车、铜马等,其中就有铜奔马。
这件青铜器,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头顶花缨微扬,昂首扬尾,尾打飘结,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惊愕回首。考古报告中称,这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
1970年8月,铜奔马被运送到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修复、处理和保护。
1972年,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陪外宾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看到这件铜奔马非常惊喜,对其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甚至将它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相提并论,并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诗句。
当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在筹划“出土文物展览”,郭沫若便建议调此铜奔马参展,还亲自给这只铜奔马起名“马踏飞燕”。
这就是铜奔马“马踏飞燕”名字的由来。
后来,官方正式将这件文物定名为“马超龙雀”。由于“马踏飞燕”这个名字流传太广,甚至入选了语文课本,真名也就因此湮没了。
铜奔马是什么马,如今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说是“天马”,即西域的汗血宝马。二说是“神马”,又叫“天驷”,骑行神速。三说是“紫燕骝”。骝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红色骏马。第四说是“特勒骠”。特勒骠本是唐太宗所拥有的“六骏”之一。
但是,铜奔马的品种具体是什么,至今没有定性的说法。最被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神马”。
铜奔马所踏的鸟是“龙雀”吗?
铜奔马争议最多的正是这只鸟的种类。早先流传的说法,这只鸟是燕子,郭沫若力主此论点。但不少学者认为,这只“鸟”不是燕子,因其尾部没有分叉。
还有一种说法,说这种“鸟”是燕隼。燕隼是一种飞翔能力极强的猛禽,且在铜奔马出土地甘肃及青海一带十分常见。燕隼俗称“青条子”,还有“土鹘”、“儿隼”、“蚂蚱鹰”等叫法。其体型大小如鸽,形似雨燕,飞行迅速,常在空中捕食昆虫和家燕、云雀这类小飞鸟。所以有学者认为,“马踏飞燕”改叫“马踏飞隼”才对。
此外,还有“乌鸦”说,持有该说法的学者是从浙江龙游石窟中的“天马行空”图中找到的灵感:“天马”前蹄正好在“乌”背上方,好像在追赶着乌鸦。这和铜奔马的造型不谋而合,于是有了“天马逮乌”的叫法。
这些说法,如今都被学界所否定,正确的说法是铜奔马所踏的那只“鸟”应当是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生物,凤凰的一种。它不像常见的凤凰那么华丽,却是凤凰中最凶猛的。传说龙雀幼年时像普通的水鸟,成年后展开铺天盖地的黑翼,日月星辰都被遮蔽,一旦起飞再不落下,是种极其凶猛又孤独的鸟。
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良马的神速,十分不容易。然而铜奔马的设计师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龙雀。以龙雀衬马,让龙雀与奔马的速度形成对比,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十分绝妙。中国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赞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