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教研活动结束,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时间,刚坐在办公位安静地休息了一会儿,门口便进来了个哭哭啼啼的小姑娘。
我抬眼一看,不是我班上的,心里舒了一口气,打开面前的作业本准备批改。小姑娘带着哭腔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内:
“老师,我的肚子疼,被人踢了。”
“谁踢的?肚子疼得厉害吗?”
“是5班的人……” 我的脑袋开始嗡嗡响,天哪,居然又是我班上的,每天班里各种矛盾纠纷不断,现在居然连隔壁班的学生都告到门上了。这个轮岗接手才两个半月的新班实在是让我头疼万分,学困生扎堆,还有一群爱惹是生非的捣蛋鬼,真是个“问题班级”。
我坐在座位上没有出声,隔壁班的班主任很快就起身和小姑娘出办公室去找“肇事者”了,对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我实在是既期待又气愤。很快办公室门口就传来了隔壁班老师的质问声:
“你为什么要踢她呢?”
对方迟迟没有说话。我摇摇头,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个班的学生大多都有这样的通病:一旦做错事被老师批评,就只会抿紧嘴巴一言不发,保持沉默成了他们的绝杀大招。真不知道这奇怪的毛病是如何养成的。我依然没有起身,这尴尬的情况实在让人难堪,我只能静静地等待他们推门进来。
不出所料,进来的是个男生。抬眼细看,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跟在隔壁班主任身后的竟然是小盛,着实让我难以接受。这是我们班男生中为数不多的乖孩子,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时常被我夸赞,这学期的三好学生候选名单上也少不了他的名字。如果连他也会打人了,这个班真是没有指望了。我忍不住惊讶地说:“小盛,怎么会是你啊?老师从来没有想过你会踢别人。”
他的眼框很快红了,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抽噎着说:“是她……她先打我的。”
“你们俩认识吗?怎么会有矛盾呢?”
“嗯,我的一个朋友介绍我们认识的,她总是让我陪她玩,我不愿意。”
“你们是一个小区的嘛?”
“对,她有一次骂我,我不喜欢她。”
“你俩之前在小区里就有矛盾,是吗?” 小盛点头承认。我又转头问那个女生:“是这样吗?”她点点头,表示默认。
“那今天为什么又会打起来呢?”
女孩轻声说:“我在走廊上碰到他,想和他打个招呼,就拍了他的肩膀。”
小盛抹着眼泪:“她拍得很用力,我觉得很疼,我感觉她是在打我。”
“所以你就用脚踢了她的肚子吗?”
小盛哭得更厉害了,立刻对女生说了句:“对不起。”
事情很清楚了,两个孩子在小区里就有过矛盾,小盛并不想和小姑娘玩,大大咧咧的小姑娘在走廊里碰到他,通过哥们拍打肩膀的方式和他打招呼,却不想拍疼了小盛。小盛以为她故意找茬,就抬脚踢了小姑娘的肚子。
隔壁班的班主任帮忙调解,再次查看小姑娘的肚子,确认无大碍。我又让他正式向她道歉,并再次强调哪怕同学间有矛盾,哪些部位是一定不能触碰的,一旦触碰了,可能会招致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意外。小姑娘也为自己无意拍疼了小盛道歉,两个孩子互相道歉后各自返回教室上课了。
虽然小姑娘无大碍,可这件事确实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思前想后,我还是拨通了小盛妈妈的电话,希望她知情后再开导一下小盛。电话中小盛妈妈并没有一丝惊诧,只是反复询问小姑娘伤情,是否需要医治,也表示回家会好好教育孩子。挂断电话,正在为小盛妈妈的冷静困惑间,我很快收到了小盛妈妈的QQ信息:
对不起,王老师。这件事真的应该怪我,他之前有时会因为在学校被女生欺负而回来哭。我有和他说过,如果不是他先动手,忍不住的情况下可以还手。这是他上次被班上某个女生欺负,胳膊撞肿了我和他说的话。
原来是这样,这一切都能说得通了。孩子之间在学校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的情况很常见,我们老师在学校调停矛盾都主张一个观点,一定不能动手打人,一旦打出事故责任需要肇事方承担。而现在一些家长受到各种育儿观念的影响,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吃亏,不挑事,但也不怕事,受了欺负必要还报。可这些新潮观念都只学了个皮毛,并不细致,哪些关键部位千万不能触碰,不曾和孩子讲过其中利害,孩子心智尚幼,力道不能拿捏得当,自然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小盛是个天资极好的孩子,不妨和孩子说说吃亏是福、大度容人的处世观,对他的成长益处更大。父母都是新手,育儿观确实更新迭代了,也要判断是否对自己孩子适用,切不可盲目指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