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70b07d731cefc6d5.jpg)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人文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及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共有两个。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体会习作的乐趣。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话“我的好朋友”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练习。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一、导入,认识“新鲜”的词语。
1、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中有一些我们很陌生的词语。板书出示:“傣( dǎi)族 景颇( pō)族 阿昌族 德昂( ánɡ)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e65d519e977d3568.png)
3、带拼音指名读,去掉拼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4、认识四个民族,出示图片,师简单介绍。
①出示四个民族图片及名称,师引读四个民族名称。
傣族:女子穿长筒裙子,过泼水节。这个民族叫?生答名族。
景颇族:头戴高帽子,女子胸前挂银色项链,挂坠,男子佩戴长刀。生答民族。
阿昌族:头戴圆帽子,擅长做长刀。学生回答是哪个民族。
德昂族:男子出门挂长腰刀,女子戴腰带,腰带越多,说明这个人越聪明。他们擅长跳象脚舞。学生回答民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380b1a03f7e1ac20.jpeg)
②齐读:“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③不同的民族,他们——出示“穿戴不同 打扮不同 服装鲜艳 绚丽多彩” 生读。
5、读到新鲜的词语,我们发现背后有陌生的事物。出示“新鲜的词语 陌生的事物”,生读。
二、寻找“新鲜”的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新鲜的词语。提醒孩子,新鲜指没见过的词。
2、交流:
①、根据学生回答并且板书:铜钟 凤尾竹 绒球花 太阳花 松鼠 坪坝 边疆 摔跤 跳孔雀舞
②、理解词语:
看课文插图了解“绒球花”、“凤凰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ad8c8a5cd937689c.jpg)
指导“边疆”:“疆”弓里面是土,表示用弓丈量土地,两个田中间用线分开。“边疆”的意思就是把一块一块的田丈量好分开来,最边边上的叫界限,就像我们教室最边边上的叫“疆”,疆就是边,边就是疆,边疆指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最边上的地方。
③、这些都是在大青树下小学看到的事物,齐读词语。
④、根据词语揭示“不一样”的类型。
课文中有那么多新鲜的词都是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看到的事物,和我们学校看到的事物不一样。
在他们学校可以看到?学生读“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在我们学校看到什么族?大青树下的小学,什么和我们不一样?
板书:同学不一样,生齐读板书。
齐读左边板书的词:铜钟 凤尾竹 绒球花 松鼠 坪坝 边疆
思考,什么不一样?板书:环境不一样。他们在哪里?边疆。他们在哪里?坪坝。
这群小学的学生下课玩(跳孔雀舞,摔跤),活动和我们不一样。板书:活动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c30f0dcd70024721.jpeg)
3、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这些新鲜的词语,认识了一所学校,生读课题。有三个不一样,所以今后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关注新鲜的词语,因为新鲜的词语背后写的是我们不熟悉的事物。
三、寻找“新鲜”的句子。
过渡:这篇课文不但词语很新鲜,而且他写的句子也很新鲜。
出示新鲜的句子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生自由朗读。师介绍句子,句子很整齐,里面藏着队伍,每支队伍都有一个带头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084fff25053a8261.png)
2、发现新鲜奥秘。
①这支队伍有一个领头人?哪个字?“从”,这个句子新鲜,它就像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告诉我们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有的住在“山坡上”,有的住在“坪坝里”,有的住在“小路的边上”。
②仔细看,这里面还藏着另一支队伍,它们也有一个带头人。指名读。带头人是?“有”
3、这样的句子新鲜,因为藏着整齐的队伍,生齐读。
过渡:这篇课文中还藏着整齐的队伍,请小朋友找一找,用笔画下来,把领头的字圈出来。
出示新鲜的句子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哪一个是带头的?“向”,齐读这个整齐的句子。
2、再读这个句子,还新鲜在哪里?标黄“打招呼、问好、敬礼”
①同学们向欢唱的小鸟打招呼,说明什么?和小鸟打招呼,想表达什么呢?向欢唱的小鸟打招呼,说明我们和小鸟一样地快乐,一样地高兴,齐读这个句子。
②这个“问好”说明什么?对老师的尊重。
③那“敬礼”说明什么,热爱祖国,不管是哪一个民族,都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都要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3、总结:小朋友们,这个句子很新鲜,它用不同的方式说明小朋友和小鸟打招呼,和老师打招呼,和国旗打招呼,一起读。
出示新鲜句3: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这段话主要讲上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朗读课文,但是这段话里面却写了?生齐读: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你明明写的是同学们朗读课文,你干嘛写他们呢?这个句子很新鲜哦。
2、交流:外面的环境很安静。同学们读书好听,读。
出示新鲜句4: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读,出示“新鲜的句子 可爱的学校”
读小结:读了这些新鲜的句子,我们就看到了一所可爱的小学。出示前面所有新鲜的句子,齐读。
四、介绍自己的学校。
过渡:多美的小学,多可爱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6872/41e5a3a13fa29c76.jpg)
1、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样吗?什么不一样?指名答。
2、如果我们想要向大青树的小学的同学们介绍我们学校的不一样,你会介绍吗?
出示图片和名称。用上“校园里有……有……有……还有……”的句式介绍学校。学生回答。(指导:短词语放前面,长词语放后面。)
介绍青青菜园,用上句式:我们的青青菜园种着……种着……种着……还种着……
介绍下课同学们的活动,用上句式: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安静的教室里……有的在别致的亭子里……有的在美丽的花坛边……还有的在彩色的操场上……
3、齐读“新鲜的词句 特殊的学校”
4、总结,今天我们通过特别的词语,新鲜的句子,认识了一所学校,生读课题。这样一所边疆的小学,离我们很远很远,又离我们很近很近,有机会我们去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