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忽视的那些学生专属app,巨大的闲置流量

被忽视的那些学生专属app,巨大的闲置流量

作者: 孙凌聊校园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00:39 被阅读0次

(一)

在7月的文章里,我重点分享了自己对于校园社交的看法,字节跳动旗下的飞聊在接下来半年着实值得期待,最近三个月时间里,飞聊也是从各公司的校园团队挖人,以备开学季这一场恶战。

每年9月开学季都是校园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一面是针对新生的各类品牌推广,一面是针对毕业生的各种进校招聘活动。

但今年会有些小的挑战,在校园市场最为核心的北京、武汉两座城市,一个由于70周年大庆阅兵,一个由于军运会,对线下的活动执行排期上,会有一定影响,需要早做准备。

校园作为一个半封闭的特殊场景,线下一直是我最为看重的,从框架、桌贴,到灯箱及流媒体终端,形式不断在演变,目的还是为了提升用户关注度,毕竟这是企业采购的核心。

但从分众传媒最新财报的大幅缩减可以看出,小屏正在不断吞噬大屏,当用户的注意力都停留于手机端,谁会关注道路两边的宣传广告呢?

当然,对于校园线下传媒公司的短期收益尚不会造成影响,毕竟一些企业多年以来,已经习惯了在校园线下媒介的投放,可这不过是滞后反馈而已。

线上已然更是触及校园用户的主战场。

(二)

对于学生人群的线上投放而言,从早期的BBS、贴吧,到后续的微博、空间、公众号,再到社群、KOL,这几个月更是出现了KOC,一方面反馈出投放企业越来越理性,另一方面则是流量越来越分散。

在线上流量圈里,比起线下而言,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于流量真假的判断,包括这一年多火起来的私域流量,不过就是个新瓶装旧酒的说法。

今天我想重点说下通过app渠道对学生人群进行投放,这部分往往被低估,绝大部分校园传媒公司,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

关于app渠道的投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大众类的产品,如视频、电商等。

但无论是优酷、腾讯视频,还是京东都对学生人群,有精准的标签定位,有的还专门推学生认证,获得专属权益,可见这类产品,可以很好的对学生人群实现差异化的推送。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招聘类的app,比如智联招聘有很好的用户识别功能,职场人士和学生进入,会看到不同的岗位推荐页面,并实现精准的push推送。

另一类app则是学生专属的了,很多并不被大众所知,如笔者曾参与的超级课程app,如果不是做事件营销上了两次央视,或许并无这么多人知晓,这类app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学校化特征,可能在某所大学覆盖90%以上,而在周边高校无人使用。

对于第二类app,在我看来处于明显的价值洼地,尤其是其中一系列app,以学校为客户toB进行售卖,虽然C端学生评价普遍不高,但扎扎实实的有较高的、准确的学生流量,却由于toB属性,无法实现泛商业化。

再加上今年以来,政策上对学校的引导,未来越来越多的围绕学生的服务,会由第三方协助学校进行实现,此处存在巨大机会,虽然简单粗暴的商业植入会引起校方较大反感,但配套服务的异业合作,则存在着一定空间。

(三)

对于触及在校学生的渠道,我今天提到了线上、线下媒介,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校园活动,包含品牌路演、促销、赛事、论坛等等,这类活动往往是立体式的开展,并且核心一方面为执行,更在于策划创意。

而策划创意部分,也是专业广告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本文写在2019年的开学季前夕,因为有一大批刚毕业的同学,或许由于曾经的校园大使、社团经历,开始从事全职的校园市场工作,我最后给点个人忠告,那就是放低自己的姿态。

在这个市场做的久了,会发现所谓的学生团队真的不是核心,核心在于企业方买单,无论是自己公司愿意投入,还是作为乙方公司,有甲方愿意买单。

其次则是高校关系的维护,不同业务,我们会对接到学校不同部门,官方合作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低效、无奈,但这对于想长期从事校园市场工作的人而言,为一个必须迈过去的坎。

我之前在美团,作为一家野蛮生长的公司,此前几乎不跟高校打交道,虽然偶尔遭遇部分高校封校禁止外卖入内,但校园外卖业务一样飞速发展,可接下来集团依然成立了专门的政府关系维护小组。

这几年飞速成长的字节跳动也是如此,如今内部一条重点业务线,就是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并且参与一些扶贫计划,这是企业做大之后的必经之路。

请相信所有曾经的拦路虎,未来都将成为自身最好的助力。

作者孙凌,长期关注于大学生市场研究,每月一篇校园市场思考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忽视的那些学生专属app,巨大的闲置流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ma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