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苏诉
山不转水转,江湖再见。
这是我在回郑州的火车上,慧姑娘告诉我的。
彼时,刚坐到火车上的我,还在感慨前几十分钟和小男孩说“再见”时的不舍。
为了看看慧姑娘住的国际青年旅社以及楼底下的静吧,我硬是在知道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和她一起去了李公堤。
赶车时的焦急现在都还能体会得到,也是在这里见到了那个特别可爱的小男孩。
当时,我低头看着地图,焦急地看着所在位置与火车站之间的距离,时间过得很快,但车走的却不快。

小男孩是在那个站牌上车的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他很淘气,在车上跑来跑去,有一次差点就摔倒了,我站起来让他坐在了我的位置上。
小男孩的爸爸妈妈在车上有位置以后让我坐了下来,就在小男孩的后面。
他拿着一盒蜘蛛侠等漫威超人的模型,跟我一个一个地介绍这些模型都是谁,他介绍的很仔细,但我还是只知道蜘蛛侠。
其实他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男孩,五六岁,上着幼儿园,说话稚嫩,长得帅气,看着很萌,也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样淘气,坐在公交车上一点也不安生。
如果实在是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相较于同龄的孩子,这个小男孩更加愿意和陌生人交流,表达能力更好,教养也更好。
叽叽喳喳地说了一路,他告诉我他从吉林过来,坐了飞机,坐了动车,坐了火车,也坐了地铁,其中她最喜欢的是地铁,因为快。
想笑,我和他解释了一下,然后他有更多的问题接着问我。
问我去哪里,家在哪里,各种各样的问题应接不暇。
因着和他聊天,心里虽然紧张,但也不像之前那样焦急,算是紧赶慢赶地到了火车站,时间刚刚好。
我们是在同一站下的车,我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哪里,但我下车后跑向火车站的时候,还遥遥听见小男孩朝我喊,“姐姐再见。”
我停下,回了句“再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就继续往车站跑去。

其实这是再普通不过的经历,在公交车上,太容易遇见这样的小男孩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男孩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也许是因为他亲昵地喊我姐姐,也许是因为在我着急紧张的时候和我说话让我不再那么担心赶不上火车,也许是小男孩的教养以及可爱让我心生喜欢,但的确是种种复杂的情绪混合在一起,让他在我的旅途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慢慢慢慢地发现,旅途中最大的魅力,不是看了多少美景,而是遇到了什么人。
世间最美的遇见恐怕就是不期而遇了。

在同里古镇遇见了一位老奶奶,当时她坐在自家大门前,身前放着一个小桌子,在织小帽子小篮子这些小玩意儿。
我和慧姑娘正准备往珍珠塔走,路过这里的时候,奶奶正在织小帽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画面,就是觉得很美,拿着手机正想把这个画面定格在镜头里,奶奶一声呵斥硬是把我吓到了。
奶奶不让拍照,她说她这么大的年纪了,放在手机里不好,说话的时候有些凶,当时心里挺虚的。
说实话,这么久以来,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也曾经以为不经过拍摄者本人的意愿就直接拍照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但因为我很少拍人物就没有太把这件事当回事儿,直到那天。

同里古镇,因着成为旅游景点,大部分的本地人都已经搬离这里,留在这里的已是极少数的一部分,而老奶奶就是这一小部分。
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聊天的,到最后我们离开的时候我猜发现我们说了将近有一个小时。
奶奶七十多岁,但岁月在她身上并没有留下什么太多的痕迹,虽然头发白了不少,但看起来很温柔很慈祥,是一个温和平静的老人。
她跟我们说她年轻时的经历,因为当过老师,在文革的时候上山下乡,吃了不少苦。

那个时代的人,因着国家走的弯路,蹉跎了太久的时光,可以说,他们就是历史的见证,国家发展的见证。
因着经历的太多,在这个年纪她们更能明白知足而常乐的道理,显得平和安宁,心胸开阔。
她说自己无愧于家国,无愧于自己,在哪里都可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我以为这样的心态真的很棒,老来闲话家常的时候可以无愧于心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她还说了很多,说等我毕业开始工作三年以后肯定会变,别看在这里旅游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走出了古镇,你,我,他,都会开始无形的比较。
变,实在是避免不了,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到大学,我的变化自己都能看出来,但我依旧坚持地认为自己的变化是为了适应,是在适应不同的阶段,也是在慢慢地成长。
哪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哪怕是看起来亘古不变的山海每年都会在我们肉眼不可发现的地方悄悄地发生改变,但我相信有些东西不会发现改变,哪怕很难,但是我也要保持不变。

后来和慧姑娘聊起这个问题,她说她初心最好的时候是在我这个年纪,还说“就像成熟的稻穗一样,风一吹就会点头哈腰。”
我大概明白她的意思,也明白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但还是相信总有一些人在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能会忘了初心,但至少会有那么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回自己的初心。
在石皮弄的这位老奶奶,我也不知道下次再去苏州是什么时候,下次再见到老奶奶会是什么时候,但我只要我去,就一定回去这里,可能时间会隔得很久,但记忆却是不会褪色的。
如果说喜欢周庄是因为景,那么喜欢同里则是因为人,不是说同里不美,而是因为在这里,于我而言有超越美景更吸引我的地方。

朋友,如果你去同里古镇的话,在去珍珠塔的路上,在石皮弄,如果遇见一位在家门口搬个凳子,身前摆着桌子的老奶奶,可以带走一个小篮子或者小帽子,不贵,但很精致。
山回路转,总是会相见的。
这是我第二次在苏州,也是第一次一个人在外旅行,更是第一次在路上遇见一位“臭味相投”的朋友。
还真从来没有想过路上会有这样的奇遇。
我一直很羡慕并且喜欢钦佩这样的姑娘,她可以一个人背包穿行在各个城市,看着是孤身一人,但内心从来都很丰盛,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是不知道,但会认真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来都活得很简单,但又十分精彩。
慧姑娘就是这样一个人。
她去过很多地方,是一个很酷的姑娘。
在苏州,在平江路,在明堂。

两天的时间,有一天半的时间都和她厮混在一起,一起轧马路,一起逛拙政园,一起吃饭,一起打算暴走平江路,却在翰尔和猫的天空之城待了半个晚上,又一起去同里古镇,遇见老奶奶,在多多的面包树休息聊天。
说来也蛮神奇的,明明刚认识,竟然有说不完的话,一见如故,说的就是这样吧。
她习惯于晃悠悠地走在城市里,慢慢地感受城市的人文风景,而我倾向于一个接着一个地方不停地走不停地看,不怕累,但害怕自己错过想看的美景。
这样的旅行,少了闲情逸致,更像是一种打卡,以证明我来过。
风景固然看了不少,但少了一种闲适的心情。
我们俩好似是一种互补,快与慢结合在一起,倒也蛮充实的。
期待下次见面。

还有公交站牌那里和我说人力车夫的老爷爷,公交车里给我推荐苏州哪里好玩的老爷爷,虽然他们说的话我听得似懂非懂,却不妨碍对他们的喜欢。
这么说来,中国语言真是博大精深,方言是真的可能听不懂,无奈。
从七里山塘,到平江路,再到拙政园,同里古镇,旅途中最美的是风景,也是人。
有些人第一次见面可能就是最后一次见面,来自天南海北,也终会散于天南海北。
那么,祝你们安好,在我看不到的时光里万事胜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