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东京一年》

作者: 喜喜s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20:59 被阅读4次
《蒋方舟:东京一年》

1.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

2.东京是一个人情冷漠的城市,用获得芥川奖的作家、搞笑艺人又吉直树在《火花》里形容的:“东京这个地方,聚集着从各个地方而来的人们。从前在乡下时,从漫画和电视剧里看见的东京,虽然灯火繁华,但人总是很冷漠。上京后我才明白了,那并不是冷漠,而是因为身为外来者的大家都心情紧张。外来者进入东京这个城市,一个个都表现出不要被吃掉的紧张状态,终于成了一个集合体。”

3.“东京这个地方,聚集着从各个地方而来的人们。从前在乡下时,从漫画和电视剧里看见的东京,虽然灯火繁华,但人总是很冷漠。上京后我才明白了,那并不是冷漠,而是因为身为外来者的大家都心情紧张。外来者进入东京这个城市,一个个都表现出不要被吃掉的紧张状态,终于成了一个集合体。”

4.“东京这个地方,聚集着从各个地方而来的人们。从前在乡下时,从漫画和电视剧里看见的东京,虽然灯火繁华,但人总是很冷漠。上京后我才明白了,那并不是冷漠,而是因为身为外来者的大家都心情紧张。外来者进入东京这个城市,一个个都表现出不要被吃掉的紧张状态,终于成了一个集合体。”

5.被迫的认真与被迫的隔离,把我从之前一直在被动加速的跑步机上的生活中解救了下来,重新获得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6.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爱读作家的日记和信件——不仅仅是出于某种窥私癖,更是因为那仿佛是一种反向的摄影。

7.所以我也保留了自己日记里那些絮叨的呓语和局促的社交,全部摊开来,有种“全暴露了”的快感。

8.1786年11月4日,歌德在罗马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将变成一个新人回来。”

9.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10.就像小学写作文时结尾一定要写“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把一切都装进一个光明的尾巴里。

11.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12.他画的罗汉鲜艳而斑斓,散落在银河系之外,或开膛破肚,或从身体里长出奇怪的器官来

13.我还无法克服一个人吃饭的羞涩

14.最高大的是一尊白色的北齐佛陀,手已经没了,身形流畅,衣服上的褶皱很优美,最迷人的是他的神情——一种介乎慈悲和满足之间暧昧的神情。我总忍不住朝他脸上望。

15.我一下子就被这场景治愈了,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16.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会享受不能够以各种形式分享的快乐。

17.但其实我更喜欢小的单人房,所有东西都挨挨挤挤摆放着,得非常小心翼翼地生活。

18.我无法表演“作家”的角色,因为作家表演不出来。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其他职业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励自己克服缺点,战胜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19.对艺术创造有热情的人——无论是不是侦探小说家,都是天生敏感多汁的人。要么从小历经坎坷,小小的心灵被迫磨砺得如同成年人一样坚硬粗糙,要么被迫仰望着世间众人千姿百态的面孔长大,被迫看透了生死。因此他们提笔就老,那些超越了年轻的经验汩汩流出。

20.老人支配未来的额度已经变得很低,只能看回过去,因此他们的视野反而变得很远。广袤无垠的过去的荒原,他们是主人。

21.早慧的艺术家喜欢顺着老人的目光望出去,视野一下子变得辽远。可危险在于,很轻易地能看到人生的虚无。

22.比如太宰治,年幼时眼睛就看到了虚空,耳朵就听见了死亡的诱人笛声,发觉人生长梦本没有意义,于是年纪轻轻就写下了《人间失格》,同时一次次起身准备自杀,终于成功。

23.谁不愿意拥有老灵魂?青春之躯下有着一颗沧桑的心,活得自知、克制,生命仿佛是一场漫长的“余生”。

24.我不太相信这样硬生生参禅的效果,我相信生活本身即修行,到了指定的地方才能参透人生的禅意未免太做作。

25.神社里有块石碑,刻着和歌:“朝思暮想,萤光似吾身。魂牵梦萦,点点均吾玉。”

26.想起了张爱玲写的杨贵妃,说“杨贵妃的热闹,我想是像一种陶瓷的汤壶,温润如玉的,在脚头,里面的水渐渐冷去的时候,令人感到温柔的惆怅”。

27.黑泽明的老师山本嘉次郎的观点是:连好吃不好吃这种简单评价都说不准的人,没有做人的资格。

28.这就是一期一会,相遇即告别。

相关文章

  • 跟读《东京一年》,家人

    二0一六年,蒋方舟独自在东京生活了一年。 意大利拯救了歌德,东京拯救了蒋方舟。我想并不是因为城市...

  • 关于《东京一年》1

    最近在读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是蒋方舟在东京生活一年的部分日记,主要有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去看一些展览的记录。其中...

  • 《东京一年》读书有感

    近日读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是通过圆桌派对蒋方舟产生了兴趣,蒋方舟在节目中落落大方不加矫饰的风格很让人舒服,《...

  • 《东京一年》——换个角度看生活

    这本书是蒋方舟独自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期间写下的,大概算是日记的一种,记录了这一年时间她在东京的所见所想。 对于蒋方舟...

  • 贰零.六.十

    《东京一年》。读的蒋方舟的第一本书。打开它全然是出于对东京的兴趣,不过也对蒋方舟的文字有了了解。全书以日记形式贯穿...

  • 蒋方舟:《东京一年》

    文/chen 一直挺期待蒋方舟的作品,总觉得她是一个正正经经想搞文学的作家。这次她出了新书《东京一年》。 也许这书...

  • 东京一年——蒋方舟

    1786年9月3日凌晨三时,37岁的歌德提起行囊,独自钻进了一辆邮车,逃往了意大利。那时候的歌德在魏玛已经生活了几...

  • 《蒋方舟:东京一年》

    1.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 2.东京是一个人情冷漠的城市,用获得芥川奖的作家、搞笑艺人又吉直树在《火花》里形容的:“...

  • 东京一年(蒋方舟著,中信出版社).epub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东京一年(蒋方舟著,中信出版社)[www.rejoiceblog.com].epub

  • 东京一年(蒋方舟著,中信出版社).pdf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东京一年(蒋方舟著,中信出版社)[www.rejoiceblog.com].pdf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方舟:东京一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or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