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自然科普
【一本好书】又被人骗了?又被人害了?《恶的科学》帮你揪出身边的恶

【一本好书】又被人骗了?又被人害了?《恶的科学》帮你揪出身边的恶

作者: 王山水捞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7:38 被阅读0次

你有没有总是遇人不淑,被人骗、被人害?

如何在生活中,辨别那些恶人、坏人、自私的人呢?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本《恶的科学》(西蒙·巴伦-科恩)

在这本书中,着重提出了一个共情的概念。

共情能力强的人,大概率上会是一个好人;而共情能力弱,甚至没有共情能力的人,则很有可能是一个坏人、恶人,是需要提防的人。

比如一个人,如果手心容易出汗,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人。

因为容易出汗,就标志着这个人对情感的反应比较敏锐,他有能力体会到别人的情绪,通常也就不大会主动地伤害别人。

这种能力就是共情。

书中所说的共情,大概跟同情心的意思有些接近。但是我们这里说的同情心,并不是说可怜别人、怜悯别人,而是同情共感的能力。

比如说,我有意无意的伤害到别人,看见别人痛苦难过,自己也觉得很不舒服、感同身受,这个就是所谓的共情。这样的人可以体谅别人,更不愿意轻易的伤害他人。

但是这种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完全没有共情能力,他们甚至不会,把别人当做人来看待。

看到他人的痛苦,他们只是在常识上,知道自己应该表达一下同情。但事实上,他的情绪根本就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这种人就很容易成为大奸大恶之徒。

比如《恶的科学》这本书里,就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叫保罗的人,在酒吧里将人杀害。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他与律师一起探视保罗。

保罗为什么要在酒吧杀人呢?说起来非常荒唐,当时保罗在酒吧里闲坐,他认为被害人隔着整个酒吧,看了他一眼。

于是他拿着酒瓶,走上前去质问:“你瞅啥?”

被害人也并没有作出反击性的回答,只是礼貌的表示,我并没有看你,我是在观察这个酒吧。

但即便如此,保罗也是怒不可遏,他认为对方,是在对自己不敬。

保罗将酒瓶敲碎,并用手中锋利的一块,扎在受害人的脖子上,将其置于死地。

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保罗完全不认为自己在杀人,他觉得这是正当防卫:“因为那个小子冒犯到我了”,并要求律师,为他做出无罪辩护。

此时作者忍不住问保罗:“这个人已经被你杀死了,你就没有感觉到抱歉吗?”

此时保罗的反应,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大义凛然:“我这一辈子,都是个老实人,到处受气,以后我再也不要受气了!”

“那些在学校欺负过我的小屁孩儿,他们感觉到抱歉吗?开除我的老板,他感到抱歉了吗?那个开车撞我车子的邻居,他感到抱歉了吗?”

“他们都没有对我道过歉,我为什么要对他们感到抱歉!”

如此的情绪,我们在网络上,也看到过很多。发言人似乎一辈子是个老实人,总是被人欺负,受了很大的委屈,这一次终于爆发。

但事实上这个保罗,从小就是一个惯犯,我们只看到他欺负别人,从来没见过别人欺负他。

他小小年纪,就犯下了盗窃、贩毒、暴力袭击等罪行。在8岁的时候,就故意虐猫,13岁的时候,烧掉学校的体育馆,根本就是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者。

像保罗这种人,就属于完全没有共情能力,所以他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干了多少坏事,伤害过多少人。

因为在他的眼中,别人根本就不是人,伤害别人,就如同打破了一个物件。

反过来,别人只是稍微不如他的意,那在他看来,就是天大的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对于这种人,你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离他远点,而是完全不要跟他打交道,因为他是潜在的暴力犯罪分子。

那么如何分辨这种没有共情能力的人呢?在《恶的科学》这本书里,也给出了几条标准。

第一,这种人从来不会感到内疚和后悔。

第二,这种人不诚实、撒谎成性,做事不靠谱,没有长远规划的能力。

第三,最为重要的是,这种人总是没有办法,从惩罚中得到教训。即便坐牢入狱,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除了这种暴力犯罪型人格,生活中还有一种人,同样缺乏共情能力,那就是极度自私,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种人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更加常见。

这种类型的人,在生活中总是自认高人一等,应该得到特别优待:我要喝矿泉水,我要跑步!

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共情能力,不把别人当人看。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是人。而其他的所谓人形生物,都应该是为自己而生,为自己服务。

其实不论是暴力犯罪分子,还是极度自我中心者,他们都只是没有或缺乏共情能力。但在现实中,还有一类人群更加危险,他们的共情能力,与正常人截然相反。

正常人对共情的反应,是看到别人受伤难过,自己也感到痛苦,看到别人高兴,自己也能体会到愉悦,尽管程度肯定不同,这是一个正常大脑的反应。

可是那些反共情的人,他们截然相反,看到别人受到伤害,他们兴奋愉悦;看到别人高兴,他们反而感到痛苦难受。

这种人的大脑结构,在生理上就与正常人不同,他们会把伤害别人当做享受。那些连环杀手,虐待狂,其实都是这种人。

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人虐猫、虐待动物,并且还将照片晒出,这种人就属于反共情人格。

而在心理学上,早有这样一个结论:那些虐待动物的人,他们不会只满足于虐待动物。

相关文章

  • 【一本好书】又被人骗了?又被人害了?《恶的科学》帮你揪出身边的恶

    你有没有总是遇人不淑,被人骗、被人害? 如何在生活中,辨别那些恶人、坏人、自私的人呢?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本《恶的科...

  • 臣服

    01 被人骗了,骗了一些钱,要承认自己蠢吗? 被人伤害了,伤害了一些信任,要承认自己倒霉吗? 不,不是这样的,定是...

  • 随记

    无恶之“恶”语无恶 伪善之“善”行伪善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无需多言 被人误解是一种无奈 无需解释

  • 是自己太天真,不怪人心叵测

    刚刚学着信任的时候,又发现被人骗了是什么感觉呢?

  • 2022-01-16

    谁会把小媳妇扔老家,一扔就是一两个月,也不担心她被人害了,被人坑了,被人骗了,心大VS不在乎?

  • 我,不可知的我。

    我,矛盾的我 既想一展鸿鹄之志 又愿一直踏实安稳 既想被人爱护 又恶啰嗦唠叨 既爱温柔鲜艳 又喜洒脱黑暗 既盼一人...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

    你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 平日里,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以我们常常又看到“人善被人...

  • 童年顽皮算恶吗?

    读《孩子与恶》开篇,里面写道,被人们讨伐的孩子的恶,其实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严重,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低估了恶的价值...

  • 十个简单人生道理

    1、要学会做个比恶人更恶的好人,否则,你越善良越被人欺负。 止恶,治恶的能力是做个真正好人的基本功。 2、这个世界...

  • 不想被人看见又渴望被人看见

    我的心事很多,有一个宇宙那么多,每天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冒出来。超级多的东西。感觉要装不下了。 我有很多目标,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好书】又被人骗了?又被人害了?《恶的科学》帮你揪出身边的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p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