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窗外月明如镜。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七年级一班的全体老师祝你们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还是先来盘点一下这一周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吧。
在班级事务上,本周我们重点抓了两项工作,一个是课前三分钟的纪律问题,一个是作业问题。
首先谈谈课前三分钟的纪律问题。我们学校每节上课前三分钟有一个小预备铃,用来提示学生结束室外玩耍,赶紧回到教室,拿出学习用具,做好上课准备。正式上课的第一周,也就是上一个星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这个小预备铃声置若罔闻,铃声响过之后仍然停留在教室外,必须等老师大声催促才会跑回教室去。后来,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他们在听到铃声之后开始回教室,但是到了教室之后仍然大声打闹,即使老师站在讲台上,他们仍然在教室里乱跑。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大家。我们利用午自习的时间开了一个微班会。我表扬了同学们这一周的进步——听课状态变得很专注,打扫卫生也很彻底,每次领导巡课,我们班都是纪律卫生双优。接着,我话题一转,对同学们说“咱们班现在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前三分钟的纪律问题。”我和同学们一起算了一笔账:每节课前如果能充分利用3分钟时间,一天8节课,就是24分钟;一个星期5天,就是120分钟;一个月按4个星期算,就是480分钟;一学年按十个月算,就是4800分钟!同学们都被这个数字惊到了,开始认识到这课前三分钟的重要性。我继续为难地说:“现在咱们班的课前三分钟纪律不好,导致我们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如果我们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我们班就一定会变得更优秀!班级是大家的,解决问题也要靠大家,请你们献策献计,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咱们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特别强,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每个组都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经过商讨,我们最终决定,由每组的纪律组长负责课前三分钟的纪律问题,如果组员不听纪律组长的劝告,第一次提醒,第二次按照组规处置,并且由组长在微信群里向家长通报批评该学生。
之后的每节课前三分钟,我都会提前赶到教室去。孩子们都特别自律,一看到我站在讲台上,各组的组长就会马上提醒本组安静下来。因此,这一周,我们的课前三分钟纪律明显好转,但是仍然会有个别同学在下面说话、吵嚷,接下来的三周时间,我仍然会把工作重点放在课前三分钟的纪律上。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二十一天,我希望经过一个月的专项治理,我们班的课前三分钟可以达到非常安静的效果。
第二个事务性工作就是作业问题。在开学之初我就非常担心:学生不上晚自习,会不会因为下午放学之后无人监管,导致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呢?老师每天留的作业,都是对当天所讲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学生如果不写作业,或者是敷衍地完成作业,必将会导致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考试成绩下降。最为可怕的是,七年级正是孩子开始新生活之后养习惯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养成了不写作业或者敷衍写作业的习惯,那么这个坏习惯可能会一直陪伴孩子的整个求学时期,导致孩子的求学之路困难重重、挫折连连!因此,我要求当天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除了要扣除掉个人的作业积分之外,还必须在午自习或者下午第四节的自习课上将作业补完,否则就要在下午放学之后留在教室补作业,我们称之为“日清”。对于学习,必须让孩子养成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好习惯,以防孩子拖延、敷衍。
即使这样,班里仍然有几个孩子,每天的语数英作业都不能及时交上。也希望家长们在晚上能够多陪伴孩子,坚决杜绝孩子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的现象。从下周起,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列出晚上在家里上晚自习的时间表,请家长督促孩子按照时间表在家里自己上晚自习,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之后,可以复习、预习,或者读一些名著。10月10日我们会进行第一次月考,孩子们的课桌上都粘贴着自己的挑战卡,上面有月考目标和自己的挑战对象,如果挑战失败,就必须给对手奉上自己的礼物。也希望家长能够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抓好孩子的学习。
在对孩子的人格引领方面,本周我们重点引导孩子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反复告诉孩子们: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在付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现在的孩子受到的宠爱太多,付出意识太淡薄。他们往往觉得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为他付出都是应该的,却很少考虑自己能够为他人做些什么。一个自私的人在走到社会上之后,往往会人际关系恶劣。一个没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友好人际关系的人,注定会生活得失败而痛苦。因此,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学会付出、乐于付出,在付出中体验到自身存在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所以,本周我重点表扬了那些劳动积极、乐于助人的同学。比如第六组每天都将教室打扫得特别干净;许童和丁振家每天扫地都很干净;李晨阳每天都按时拖走廊;张天晨将讲桌擦得干干净净;祝志飞、马浩远和李柯辉主动帮同学擦餐桌;吴宇浩和睢颖梓主动帮老师拿筷子;李柯辉主动帮老师送碗筷;耿师松甚至还帮老师买了一杯豆浆……
当我在教室里表扬这些同学的时候,从他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满满的自豪和幸福。我告诉他们:对于一个人来说,索取往往会让人心生愧疚,而付出则会让人心生自豪和满足。当一个人在班级中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价值、自己的存在很重要的时候,他就会更加热心的投身于班级事务中去,并在做事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在班级中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就无法真正融入到这个班集中去,整个初中三年,他都会过得很痛苦。
希望家长们在家里也能够给孩子多做事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变得更自信,也更有勇气。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养孩子是一种福气,养得好了是福,养得不好就是气。怎样才算是把孩子养的好呢?其实并不是让孩子吃的有多好、穿的有多好、用的有多好,而是家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熏陶孩子,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感恩、乐付出、有担当的人。这样的人走到社会上,一定会成为单位的栋梁。
一个人要想成功,智商占30%,情商占70%。而初中又是一个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与集体、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希望家长能够和老师一起,注重对孩子的人格教育,为孩子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祝福七一班的孩子们都能拥有良好的情商!
你们的朋友:肖卫霞
2018年9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