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行业,当一只站在风口的猪吧!

作者: 敏达 | 来源:发表于2017-05-02 23:31 被阅读420次

01

我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跟大学生讲职业定位,讲完规划理论之后,我请到一位学生回答自己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学生说她学法律,但是不太想从事法律工作,因为自己平时喜欢进行一些文学创作,所以希望将来能到一家报纸做编辑。

这时,我并没有让她如愿坐下,而是接着又陈述了一个事实:我朋友圈的好些日报、晚报、时报记者都纷纷辞职、转行,因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报纸的订阅量连连下滑,收入大不如从前。

“那么你在听我说了这些话之后,对职业目标会有调整吗?”

她低下头,非常尴尬的表情,说要好好想想。

说实话,这事儿让我挺惊讶的:这些孩子们好像两耳不闻窗外事,都快大二了,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不仅没有什么明确的意识,就连职业方向也是看不清的。

02

今年五一假期朋友聚会,听到的最成功的故事是:一位朋友,几年前从公务员岗位辞职,刚出去从别人求他一下子转变为到处求人,不可谓压力不大,但是既然出去了,已经没有了退路,死马当作活马医,一路摸爬滚打,几年来脚踏实地的做事,在做事中调整目标和期待,并且相当善于推销自己,盯准趋势,先后进入几个关联性大的跨界热门行业,做出了不少代表作,渐渐地在圈里也有了一些名气,最近的一次猎头经历要价到了百万年薪。我被他的议价勇气折服。

职业是一种通过满足他人需求获得收益,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社会交换方式。它的三个关键点是:满足需求、获得收益、社会交换方式。你的个人品牌,个人过去的成就决定着你在社会交换中的议价能力,所谓的职业发展就是让交换越来越高效、价值越来越大的动作。关键问题是:知道谁需要你,以及你能持续产出什么价值?

同样是做人力资源,有人看准了行业和公司,随着公司的上市还分到了原始股,一下子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有人进入到一个夕阳产业,做着做着,就没工作可做了,真是天壤之别。

要知道行业的四个阶段:曙光、朝阳、成熟、夕阳,进入的最好时间点是朝阳的 前期到晚期,而生涯规划师古典认为起步者的机会在二级市场、细分市场、三四线市场。

前几年的金融小贷那是一片欣欣向荣,进入该行业的人买房、买车是没问题了,但是看看现在,很多没转行的业务员都靠拿底薪度日,这些人接下来做什么,也许他们都不知道。

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起大概能说明一些问题:纯粹的,短视的去追逐多金行业其实也不一定是明智之举,真正的结合到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兴趣,看清行业趋势,迅速的调整、转型才是最终的出路,所以说,职场应变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底层能力,因此,生涯之学乃应变之学,真是一个极有智慧的总结。

03

但是很多人对行业的概念也只是凭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认知和道听途说的一些信息来做出的简单判断,没有大数据,也没有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别人说什么好就跟风什么,简直就是舍本逐末,如果一味的跟风,确实不是长远之计。

那么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职业人和准职业人应该怎么应对呢?
在这里给出几个建议:

  • 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快速完成知识迭代。社会变化快,职业发展快所以我们需要终身学习,陈旧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唯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与时代对话,才有可能抓住新机遇。

  • 关注社会趋势,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出契合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社会脱节,在自己构筑的小世界里自嗨,确实有点搞笑。做别人淘汰的事情,读将要淘汰掉的专业,做着正在消亡的职业,前途真的很渺茫。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以自己已有的积累作为基础,结合趋势,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与时俱进。

  • 嗅觉敏锐,提高应变能力。有人一听到某个消息就能敏锐的判断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当机立断投入其中,在行动中矫正目标,调整期待,所谓的“十年磨一剑”便是讲的这个道理。当然我们要尽力看清局势,有的放矢地投入,但话又说回来,又有几人能真正一开始就明辨是非,看准市场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还是在试错中升级吗?

  • 树立自己的职业品牌,品牌是伴随人整个职业生涯的,最值得投资的部分,不论你在哪家公司,尽力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在现有岗位上创造你的代表作,要知道,不论你做什么,你的能力,风格,口碑,人品都在口口相传;进入一个职业圈子,让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你的存在,用你的能力和特色去征服业内人士,让猎头知道你的优秀,接下来谨慎做好每次选择,走好每一步,职业发展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对行业,当一只站在风口的猪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rc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