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一种思想正派,做人本分。教人走正道,不投机取巧,不迷惑他人,不误导他人的正统做法不愧为万世师表的领袖精神。
7.22:把身边人作为老师,认为他们都比自己好,这是一种谦逊好学,并且能自查自省,有错就能改,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能让自己越来越好。看到别人做到了,也就有信心自己能做到,以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人才为榜样,让自己的品行和才能越来越上进。
7.23:不怕歪门邪道的人的打击报复,也不怕小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这是一种自信。身正不怕影子歪。心中无鬼,不怕鬼敲门。对于自己的主张自信,坚定了自己的初心,而且有力量保持前行,就什么都不怕,这是绝对的自信。
7.24:孔子对待他的学生是真诚的,毫无保留、毫无虚假心。孔子不但做到了有教无类,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他真心希望自己学生的潜能有所挖掘,才能有所增长,品德能有所提升。他是一心一意在做的教育事业。正因为有了他的这种高尚的教学风范和真诚的态度,才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话。
7.25:孔子教别人,从四个方面,文、行、忠、信。
文,是知识及学问;行,是操行,及事业;忠,是尽心尽力;信,是信义和信念。一个人爱学习,能求知,讲信义,心中有信仰,做事情能尽心尽力,有恒心,那么就没有不成功的。
今天借着学习的机会,我深刻体悟出了成功所必须拥有的三心:
决心:学有所成,事有所成的决心。
恒心:保持做事认真、专注、投入的恒心。
诚心:真诚做个善良的人,真诚做好事,认真对待生活,认真学习的诚心。
7.26:孔子都很难见到圣人,只能见到君子,说明我们很难做到圣人,但我们努力可以做君子。孔子很难见到仁人,但他能见到有恒心的人,我们也以仁人的品德标准要求自己了,并且做一个有恒常心、能坚持的人也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