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学习了述而篇的一句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接下来继续学习《论语》述而篇的最后一章。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赏析:这一章主要是总结了孔子的学生给于孔子的高度赞扬,这也是学生们给自己的老师几乎打了个满分,这就是所谓的圣人该有的形象。
一个人真正有了圣贤存养的功夫,那么他与众不同的气质自然而然的就会显露出来,孔子正是如此!
孔子认为人都是有各种的情和欲的,这是顺应自然的,但是人所拥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要合乎“中和”的原则。
那么,“利”和“猛”等都有一些过,而“不及”同样也是不可取。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的表现,可以说这正符合了他提出的中庸的原则。同时反映出了孔子身教的核心思想。
“过犹不及”,孔子已经在前面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几次提过了,这也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子夏曾说过,真正的君子,你看着他可能会很严厉,但是一旦接触了才知道,其实他很温和。就像孔子一样,温和中透着严厉,威严却不凶猛,谦逊而有安详,这就是君子该有的样子!
这充分反映了圣人的真正德行,他正是通过这一点来教育他的学生们,这也是他习惯的言传身教的做法!
这也是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孔子以身施教,用自己来给弟子们做榜样,教育弟子为人处事要符合“中庸之道。”
儒家讲求的是修己以安身,一定要以修己为起点,从而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然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只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要有与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本事,那么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关键就在于,要先修己身,修己身,修己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让我们做一个内外兼修的女子吧,虽然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但是我们可以尽力去做,总不会有错的!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教育学家,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他的很多教育的核心内容都在我们刚刚学习的述而篇中体现出来!
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是至善至柔,如果愿意可以陪伴你一起成长,加入简书会员,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开心的玩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