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37981/264bb75f034de036.jpg)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这句话,网上有很多争议。且不管牛顿说这句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单纯看字面是有些道理的。
因为时代奔腾不息,不管是在社会研究成果还是个人所取得的事业成功上,或多或少都有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衍生而来,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么,由大放小,缩影在个人成功之道上,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的背后必然存在由模仿到创新的转变,这种转变一直存在,而且会长久。
1 模仿是与生俱来的
作为灵长类动物的猩猩,貌似很是喜欢模仿,比如说模仿人进行刷牙,使用工具觅食等。动物尚且如此,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模仿能力自然也是超强的。
想必,模仿是自然赋予一切生命的天赋。人们的模仿,不仅表现在言谈举止上,还表现在行为的方方面面。
比如,互联网在中国形成建站热潮时期,早期的网易首页就是模仿雅虎而成。很多人也说,中国人很会模仿,只要一出现名牌产品,立马就会仿制出来,在民众面前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多年前,我是听着凤凰传奇,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子转入社会的。当时的凤凰传奇红遍了大江南北,早已植入了同龄人的心中。然而,去年的一个综艺节目,有两位姐妹模仿凤凰传奇,虽然模仿极其相似,但是大家根本不买账,主要原因就是凤凰传奇只有一个。
由此也看出,一味地模仿根本讨不到好处。这里也很有必要简要说明,为什么一味的模仿不管用。
一方面,每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人的性格,是否天赋具足等。然而,每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天上地下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怎么能模仿的失去真实的自己呢?
另一方面,谁首先占去了观众的心智资源,谁就不可替代。凤凰传奇已深入人心,你再模仿的很像,也在观众心里着实别扭。
从这里,也可以总结出两条真理:努力做真实的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想成功,先发制人占去别人的心智资源。
2.创新是需要练习的
创新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之上,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求新突破。也就是说,先经过了模仿,再去创新,走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然而,创新之路也不见得顺风顺水,原因就是容易受制于已有的思维。因为人常常有个误区,就是觉得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轻者别人点拨便懂,重者固执己见。这种局限性,就导致创新的重重阻碍。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要想突破重重阻碍,也是需要练习的。
首先,要多尝试,在尝试中多总结和记录,发掘新想法,并且勇于打破常规试错。
其次,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创新不容易,创新需要作出改变,然而改变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没有乐观的创新,也不会长久。
现在很多做推销的,动不动就拿出马云来说话,尤其是一些培训机构,真是厌恶至极。马云的成功,怎么能拿到现在还来套用呢,我想这种手段类似于古代皇帝用信仰统治人民,利用愚民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处。
马云的成功,少不了自己的辛苦劳作,但更多的是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所以,面对这样的模仿对象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他为什么成功,是内因还是外因,这是值得去学的。
总之,一个人的成功少不了模仿,更少不了创新。然而,模仿也要注意保存真实的自己,这是关键。另外,创新也许多多尝试,勇于打破常规,突破原有思维看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