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松果健康攻略系列之十·看清睡梦中的你自己

松果健康攻略系列之十·看清睡梦中的你自己

作者: 松果健康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9:54 被阅读0次

“闭上眼睛的我自己,会是怎样的神态?”这是极端困扰着我们古代先贤以及婴幼儿小朋友们的重大人生问题。镜子的出现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但随后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我们再怎样快速地睁开双眼,也“来不及”看到闭眼时的自己……

一个看似荒诞的生活问题,却实是真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您可以感到头疼、恶心,您可以看到肿胀、流血,但是您能完整地观察自己睡眠时候的状态吗?当意识觉醒的那一瞬间,睡眠便已终止,因此人几乎不可能完整地“体验”并描述自己的睡眠进程。我们平时得到的关于睡眠的信息,也几乎都是多梦、疲劳、困倦等主观症状感受,仅藉此间接推断睡眠质量。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已有大量的睡眠检测设备投入使用,从而帮助我们开启了“第三只眼睛”,得以从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维度重新审视睡眠。今天,我们就对睡眠质量分析做一个简要介绍,帮助您真正“看看睡梦中的你自己”!

睡眠质量分析一般涉及脑电、心电、肢体动度等几大方面的生物信息。而最常见的便携式睡眠分析设备和技术,采用的多是其中的心电信息与肢体动度信息。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红色曲线标识的是睡眠期间的心率情况,而深蓝色、浅蓝色等色块,则反映了睡眠期间的肢体动度情况,深蓝、浅蓝、棕色依次代表着极低动度、低动度和高动度。而三个水平的肢体动度,则与我们常说的深睡眠、浅睡眠、异常睡眠三种睡眠模式高度关联。您可以简单理解为深蓝色区域代表着深睡眠阶段,浅蓝色区域代表着浅睡眠阶段,棕黄色区域代表着异常睡眠或觉醒阶段。

图1

图1所示即是常见的正常、高质量睡眠的特点:1.睡眠全程存在3至4个深、浅睡眠周期(蓝色箭头所示);2.无明显的异常睡眠记录(棕黄色块);3.大部分时段睡眠心率稳定在50-60次/分左右;4.无剧烈的心率波动。

一、做梦是正常的睡眠生理现象

人在入睡后,大脑皮层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自我活跃,表现为生动、形象的“视觉”、“听觉”、“思维”体验,即为“梦境”。梦境多出现于深、浅睡眠交替阶段,同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等生理反应。图2中红色箭头标识出的,发生于深、浅睡眠交替阶段的,小幅度的心率升高(最终一般不高于90次/分),即是两次关于做梦的记录。

做梦是正常的、也是常见的睡眠生理现象。梦境往往是对自身心理压力、精神负担的合理反映和释放,有助于维系身心健康。每晚2至3次的短时梦境,且在清晨觉醒后对于梦的内容无确切记忆或压力,这都是正常的。

二、多梦与噩梦

上文说到,做梦是正常的、常见的睡眠生理现象。然而,当身心状态不理想时,则会出现“多梦”或“噩梦”的情况。此类梦境往往使我们记忆深刻,甚至在脑海中盘旋难去,严重干扰我们的精神状态,并出现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体验。图3所示即是典型的多梦、噩梦表现:1.相邻的数个深、浅睡眠周期中,频繁出现心率波动,即多梦;2.心率波动时可高达90-100次/分以上,提示梦境恶劣,诱发生理紧张。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长期服用酸枣仁、白芍、当归等养血安神类茶饮,或使用薰衣草、洋甘菊等具有轻度镇静作用的香薰来安抚自己的睡眠状态。同时更应注意的是,噩梦繁多往往提示我们身边存在着具有现实意义的生理或心理矛盾尚未解决,我们应对自身生活以及身体状态做一个深入的回顾。上述矛盾的解决才是平复梦境的根本。

三、神经紧张与睡眠轻浅

清晨起床时,有时我们会感觉一夜无梦,也没有任何异常的睡眠体验,但却总有睡不醒、想赖床、困倦乏力,甚至肌肉紧张、手脚冰凉等不舒适的感受。这其实就是身体在提醒我们,昨晚的睡眠质量极其不好。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整晚的睡眠心率始终维持在80次/分左右的高值状态(上文提到,正常的睡眠心率一般稳定在50-60次/分),而且曲折波动,极不规整。同时,浅蓝色代表的浅睡眠时间非常长,深蓝色代表的深睡眠也仅出现了1次,丧失了正常情况下应有的3到4个周期的深、浅睡眠交替现象。这都是人体植物神经系统过于紧张、睡眠轻浅的表现。

这种情况通常于某些特殊的生理状态或疾病隐患时出现。如寒冷、紧张、焦虑、酗酒,如女性朋友的经期、更年期,如老年朋友的糖尿病、冠心病等。此时就应根据不同的具体诱因,做出针对性处理了。诱因的合理控制,可以使睡眠质量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四、起夜频繁

起夜频繁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被我们主观感知的睡眠障碍之一了。如夜间频繁觉醒、辗转反侧,或者夜尿繁多、多次如厕等。上文中我们提到,出现于蓝色区域的轻度心率升高,大多是做梦的表现。而图5中所示的,出现于棕黄色区域,也就是较高肢体动度情况下的轻度心率升高,则是觉醒、起夜的表现。

这种现象大多见于中老年朋友夜尿增多的情况。而舒适的睡眠环境、腰腿部位的保暖、合理饮水、合理服用利尿剂等都可以有效缓解起夜的问题。

五、睡眠异常事件——心脏停搏与呼吸暂停

接下来要说到的两种现象则是非常不易被我们察觉的睡眠障碍类型了,但它们对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却远超上文提及的所有睡眠问题。

首先是心脏停搏风险。人体正常的夜间睡眠心率会比日间心率降低20%左右,稳定在50-60次/分是比较理想的。当夜间睡眠心率极度偏低时,如出现图6所示的持续低于50次/分的极低心率,则诱发心律失常,乃至心脏停搏的风险就会大大上升。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有必要尽早寻求医疗机构做出合理处置的。通过药物适当提高心率,或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都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案。

第二个现象我们叫做“睡眠呼吸暂停”。在体型偏胖的朋友们身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睡觉打鼾的现象。而随着打鼾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当我们的呼吸道被咽喉周围的脂肪、肌肉组织堵塞时,则会出现呼吸障碍,即睡眠呼吸暂停现象。上述现象发生时,人体会迅速进入缺氧状态,从而出现肢体躁动不安、心率急速提升等现象。也就是图7中可以看到的,在代表异常肢体动度的棕黄色区域,伴随出现了一次高于90次/分的心率提升,这个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睡眠呼吸暂停现象的出现。

反复出现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暂停,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其诱发的缺氧反应更是对大脑、心脏等高耗氧器官构成极大威胁。有相当一部分夜间发作的脑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即发生于这个阶段。因此,当我们反复看到这类数据表现时,应考虑主动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轻体重,甚至寻求医学帮助了。

好,讲到这里,咱们关于睡眠信息的解读就基本完成了。您能从上面的图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吗?找到问题,尽快解决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松果健康攻略系列之十·看清睡梦中的你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w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