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今天又拖延了,才刚刚批评过自己,却还是改不了拖延。都说作家脱稿是众人皆知的,虽然我还不是作家,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作者。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拖延,我给你看点东西: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相信你看出来了,这是《胡适日记》。
打牌究竟有什么玄机,会让人沉迷呢?
《鹦鹉螺》上有篇名叫《别让结果论影响你的决定》的文章,记录了对传奇女扑克牌手安妮·杜克的采访。杜克是很少见的女扑克玩家,不仅收入高,还是位心理学博士。
杜克分享了她从打牌中总结出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打牌,对我们做决定也有帮助。
她说打牌是种在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做决定的游戏,要根据当下的信息作出目前最好的选择,结果大多未知。这和生活很像,只是现实生活比牌桌要复杂。杜克认为决定和结果必须要分开看,而且要重决定,轻结果。
假设有人要和你玩一个游戏,猜硬币的正反面,你猜对了给你两元,错了你给对方一美元,只要硬币没做过手脚,一般人肯定玩,因为抛硬币正反面的概率各是50%,收益是高于损失的。但如果猜了十次都输了,就会有很多人会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这就是用结果反推判断。这是不对的,因为收益是大于损失,所以要玩这个游戏的决定是正确的,用很小的样本量来质疑当初的决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思维陷阱。
杜克在打牌的时候只专注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关注过程,而不在意结果。这种思维模式很好地帮她调整了自己的心理,保持着一流的竞技状态。
用结果反推决定,是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想用某种模式来理解和掌控这个复杂世界。模式在多数情况下是有用的,但有时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决定。
如果想要摆脱结果论的支配,要多做练习,学会把决定和结果分开,有坏结果时,不要苛责自己,有好结果时,也不要太骄傲。
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你勤于思考。
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