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1---高甲戏

作者: 杜影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22:43 被阅读231次

小时候爱看戏,看高甲戏。

那时候,农历年前十二月下旬要给祖厝里供奉的佛爷庆祝节日,辞旧迎新。同宗的乡邻会捐钱给佛爷请戏班子唱戏,请的是高甲戏班。一般都会连着演一个星期,每个晚上有不同的剧目,有时候剧情精彩的会分上下集两个晚上来演,戏台子就搭在祖厝门前,戏台子前放几排长条木凳,远处搭一个临时灶台。

纵然北风呼啸,空气里弥漫着严寒的肃杀,但只要戏台子上的配乐班在傍晚奏出和婉的曲调,透过音箱传播到村巷里的角角落落,就有乡邻不自觉地加快扒拉晚饭的速度,披一件厚重的外衣三三两两呼朋引伴的往祖厝的方向聚集,于是,戏台子下成了乡邻聊天、八卦的舞台。

等戏台子上灯光暗淡,配乐班暂停了前奏,幕布即将拉开的时候,人声终于渐渐停息,乡邻们终于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舞台之上。看一眼报幕的黑板,获悉即将开演的剧目,看过的会剧透,没看过的问几个关于剧情的问题,都是一来一往有趣的问答。

等大幕一拉开,配乐班演奏出唱词的曲调,戏台子上强光灯打出最亮的效果,开场演员一亮相,周围就只能听到演员的唱词,那唱法时而婉转,时而热烈,时而缠绵悱恻,时而激昂澎湃,震撼在心里,漂荡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等戏到中场,在寒风中坐了快两个小时的几个阿姨、婶婶会起身去灶台边忙碌起来,洗菜、切肉、打蛋等,有条不紊、分工明确,即使在严寒的冬夜,她们的脸上依然带着欢喜和愉悦。不一会儿,就有一锅热腾腾的卤面散发着温暖的香气出炉。阿姨、婶婶们一碗一碗盛起来,给每个观众送去暖融融的问候和实在的体贴。这时候,戏台子下就会响起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吃卤面的声音,可他们的视线却还流连着戏台子上的剧情,既有卤面带来的心满意足也有剧情里的跌宕起伏的紧张。一心二用,简直太为难。

吃完了面,戏也进入下半场,剧情到了最紧张激烈的时候,有的演员甚至跟着角色的悲伤情绪能流下泪来,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十分罕见的高超演技。于是就许多人也跟着入戏,纷纷受到感染似的也眉头紧锁,甚至跟着刷刷抹泪,还有的会给身世凄惨的角色投币,用几块钱的捐献来抚慰角色的悲苦,也缓解自己内心替角色紧缩的不安。一场戏,不只是演员的责任,也成了乡邻表现情绪的宣泄口,仿佛跟着角色走,平日里不能表达的、不敢表达的都通通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悄悄地,时间在流逝,戏也唱到尾声,演员谢幕,观众散场。乡邻们又踏着星光三三两两往自己家赶,有的心满意足,有的回味无穷,有的已经预约隔天再次相伴看戏,一路播撒的是脚步声、讨论剧情声、咒骂反派声等,交错缠绕,袅袅不绝。

有人先到家了,有人还需走上几步路,村道里响起开门关门的声音,偶尔几声犬吠在深巷里回荡,再过一会儿,村子里就只剩寂静的星星高高的望着望着,好像连大地也一起睡着了。

相关文章

  • 看戏1---高甲戏

    小时候爱看戏,看高甲戏。 那时候,农历年前十二月下旬要给祖厝里供奉的佛爷庆祝节日,辞旧迎新。同宗的乡邻会捐钱给佛爷...

  • 看戏人生,非遗高甲戏

    图为高甲戏《大闹花府·红玫弄》的一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

  • 看戏2---歌仔戏

    小时候喜欢看戏,除了高甲戏,还有歌仔戏。 有记忆以来,看歌仔戏是外婆闲暇时候打发时间的一大乐趣,后来似乎也感染了父...

  • 人生如戏

    从小看戏。南方的戏跟北方肯定不一样。 我所在的地方,有时来的是闽南高甲戏,有时是莆仙戏。 都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

  • 泉州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1],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

  • 载6岁孩子和80岁外婆看戏

    晚上隔壁小乡还有高甲戏。高甲戏是闽南的一种习俗。这小朋友爱热闹,老人爱看的一活动。 今天去外婆家把80多岁的外婆带...

  • 母亲的人情事故

    母亲应该是很喜欢看高甲戏的。记得每年佛生日我们村都会聘请高甲戏剧团来演出。那时印象最深的是一出叫《陈三五娘》的...

  • 前端收藏文章

    一、微信小程序 1--- 微信小程序开发之网络请求(POST请求) 二、javascript 1---高性能滚动 ...

  • 看戏看戏

    好就没有看戏了,今天带小米粒儿子去熏陶一下 找到亮点了吗?本王撒了一身奶茶不自知~~真是呵呵哒了~

  • 看戏看戏~

    真是有点羡慕老年人呐,不光是每个月可以领钱,精神方面也是被滋润地红光满面。 无锡的地方有一种戏曲叫锡剧,如果在几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戏1---高甲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c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