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公园里,看着水边的垂柳,孩子脱口而出徐志摩的诗。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春天一到,最先怒放发芽的大概就是柳树了吧。学生时代,柳树曾在我的作文里出现过千千万万次,所以每每提到春天,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柳树。《再别康桥》我也会背,但每次看到柳树让我最先想到的不是夕阳的新娘,而是拧柳哨儿。
我最早学会的诗是贺知章的《咏柳》,那时还没上学,是通过哥哥的旧课本学的。有些字不认识,但听他一遍遍朗诵过,我是能背出来的。
过去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满七周岁直接小学一年级,我们村的孩子,有的长到十岁才开始上学。父母那时都忙着早出晚归地在庄稼地里忙,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他们心里是很模糊的概念。
春天,大人们开始忙农事,孩子们呢,憋了整整一个冬天,终于脱下厚厚的棉袄棉裤,又变身成了灵巧敏捷的猴子。
这时,孩子们玩耍的对象便是报春使者柳树。爬柳树,折柳条,拧柳笛成了我们最大的乐趣。
那时没有垂柳,都是那种高高大大的柳树,一棵树上爬好多孩子,他们折柳枝纸扔到地上,树下的孩子,坐在地上,挑选中意的柳枝,有拧哨子的,有编头环儿的。
拧哨子是有讲究的,选好柳枝后,去掉上面的芽芽和嫩叶,用手拧到里面的轴滑动,把拧好的那一段截取下来,再把里面的轴轴儿抽出来,然后把一段压扁平,用剪刀或指甲把皮皮儿去掉,留着里面的生长层,这样哨子就制作成功,吹扁平的一端,就可以发出声音了。这去皮皮儿的活可不好干,有些小伙伴就败在这一步,前功尽弃了。
柳枝粗细,长短的不同,哨子吹出的音调不同。哥哥是拧哨子拧的最好的一个,他总是挑比拇指还粗的长长的柳树枝,拧得比筷子还长,抽出轴轴儿后,还会在空空的柳哨上,用锋利的剪刀弄几个空,这样就成了笛子,吹时用手压着空变换指法,可以发出不同声音,我拿着吹给小伙伴,总能引来一大波赞美,看着他们羡慕的表情,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终究没学会哥哥的手法
除了拧柳笛,我们还会编头环,这个是我们女孩子的强行了,用他们拧哨子剩下的柳枝,我们就可以编出美丽的头环,戴着它,在柳树下追逐嬉戏。
柳枝头环
现在很少看到这种情景了,柳树没变,变的是柳树下的人和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