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床,快起床,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
“你怎么还没穿好衣服,赶紧呀,快去刷牙洗脸”。
“快点吃呀,怎么还在吃饭,你饭吃这么久。”
“吃那么点就吃不下了,吃掉去,全部吃完,不准剩。”
“作业写完了吗?”
“怎么还不快去写作业?”
“你这么磨叽磨叽,到什么时候才能写完作业。”
“为什么没有考一百分?”
…………
以上这些话我想应该是好多家长口头禅式的话语。
我不得不承认,我也会经常这样说我们家孩子。
当每次我催促他时,我自己也有种百爪挠心的感觉,总会让自己气地半死。然而每天的催促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反而成为一种惯性问题。
这毛病究竟出在谁身上?
做出让家长生气的行为是孩子,家长因为孩子的各种拖拉磨叽而不停的吼叫。家长越是吼叫孩子越害怕,最终以他自身的防御能力将家长的吼叫变成耳边风听之任之。
我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我们家长的问题。
孩子的本意并不是想拖拉磨叽,很多时候只是他们做的还不够利索。或者说还没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比如说,早晨起床,温暖的被窝,我们大人也不愿意起床,若不是被逼着上班、上学,我们也不愿意起床。
早起穿衣服,因为太冷不愿爬起来,所以穿衣服的速度也快不了。
小孩子挑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他们不愿意接受自己不合胃口的饭菜,而大人想到的就是挑食对成长不利。所以总会由哄到强逼。
作业就更不要说了,很多家长都是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暴跳如雷。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家长自找的。因为我们站的角度就不同,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高姿态的指责,我们总爱控制我们的孩子。却很少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错误的管教只会给孩子一个不快乐的童年。
虽然有时候很难去做到不去控制,到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的方式是否会伤到孩子。大人的伤害可能会对孩子整个童年带来不幸。
愿我们都能做个智慧的家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