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招打破挫败、压力和挣扎的死循环

3招打破挫败、压力和挣扎的死循环

作者: 5号船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10:13 被阅读6次

一提到工作中的矛盾,脑海中最有可能闪现的罪魁祸首就是你那不称职的老板、消极好斗的同事或是其他部门资源井喷的同事。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抱怨这些人,避让他们甚至与他们发生冲突。但是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中好好处理这些矛盾,一开始就不能与他们任何一人有这些现象发生,因为通常引起冲突的并不只是一个人。如果你想要少些争斗,多些和谐、高效的办公环境,你就必须明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你要做的就是打破因为挫败、压力而引发的恶性循环,终结办公室战争。

工作中持续性挑战会滋生挫败感

适量的挫败感是有益的,它能引发决策和创造力。然而不幸的是,工作中我们常常会被一系列的问题淹没,而不是偶尔遇到的挫折。我们没有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但业绩指标持续上升。我们责备自己能力不够,见识短,季度性考核的商业气候带来的挫败感,无止境的改变和合作文化带来的种种责任。不管什么原因,工作中大多数人都长期遭受着挫折。

不良情绪会让人紧张不安

长期的挫败会转变成恐惧和易怒——这些是我们处于危险状况时的早期警告。一旦警报响起,我们的身体马上进入高度警觉,体内的肾上腺素、荷尔蒙通过血管、绷紧的肌肉导致行动加快,手心出汗,呼吸急促,心脏跳动加快。这些现象如果不经常发生那对我们的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它可以让我们远离危害。但不幸的是,挫败、轻微的恐惧、易怒甚至暴怒在我们工作中却是常事。我们很多人时刻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担心被炒鱿鱼,不能愉快地工作,思维也不能维持正常的状态。

压力会产生冲突

冲突会让人生气、怨恨和苦恼。我们很容易自欺欺人地认为压力并不全是坏事。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压力。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我们的思维,逻辑推理和社交技能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同样受到影响。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思考新的点子,只能用简单的方式去看待问题。我们对细小的刺激也会反应过度,看每个人每件事都像是带有威胁。如此一来,别说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同事关系方面。

如果成为了一个无尽头的圆圈,那就是产生了恶性循环。大家都不再坦诚相待,纷争四起,每个人都不高兴。压力不断增加,思维和行动承受的压力更大。于是我们猛烈抨击他人,把自己躲藏起来,甚至决定退出。

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可以从以下3步做起:

如果你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让工作中的破坏性冲突少一些,第一步就是要多注意你面对压力和焦虑时的感觉和反应;第二步,要有意识地控制你的情绪;第三步,试着把别人当正常人看待,而不是威胁。

第一步培养自我认知力

打破挫败-压力-冲突之间的循环,首先要找到自己感到受挫、恐惧和受到威胁的原因以及如何导致了冲突。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不然,甚至那些很有想法的人也很经常地将这种自我反省流于纸上谈兵,他们没有真正花时间去重视这事。告诉自己,如果不花时间或者不想去“反省”会让自己在工作中陷入麻烦。相反花点时间带上自己的好奇心,鼓励自己去分析各种形势和各种人的情况,这样会使自己的工作更顺风顺水。对诱发你情绪的原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运用情绪自我控制能力

一旦你意识到了情绪正驱使着行为,你就能运用另一种重要的情商能力:情绪自我控制力。这种能力能让我们检查并疏通情绪,不至于陷入顽固脑垂体操控中。它还能管理负面的情绪,通过清晰的镜头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当我们感到受到威胁时毫不犹豫地把这种情绪抛之脑后。

第三步在工作中建立友好关系

最小化工作中的压力、冲突,把“我、我的”替换成“我们、我们的”,还要从“我们能得到什么”和“我们能给予别人什么”中相互审视。这种角色转换能减少压力和负面情绪,也能让关系更和谐更友好,这些东西都是办公室最需要和最想要的。

除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和重塑办公室关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要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冲突。以下是几种处理冲突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正念行为

正念行为有瑜伽、打坐、深呼吸和独自散步,这些对培养自我认知、管理自我情绪和应对压力产生的短路行为都行之有效。实践表明哪怕是一天只有几次几分钟缓慢的深呼吸都能帮助我们清醒头脑、平复心情和更有意识地选择我们的行为。

抽出时间自我反省

正念行为、自我反省都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然而在这个匆忙的世界我们很难有时间细想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所以从一小段时间开始吧。比如可以在每个周末抽出20分钟来反思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但是记得切莫陷入“鞭打自己”的陷阱里和责备自己不该让别人这么做或者自己不应该这么做等等,这么分析只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遵从自己内心的同情心与同理心

替他人着想,同情心与同理心会帮助我们生存且茁壮成长。就像自我反省,这股力量可能不会在你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你留意这种做法,那么它肯定能很快地帮你理解他人的观点想法。你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他对这种状况的想法和感觉是什么?

我和他之间有怎样的不同?我们怎样才能统一?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对我和对这事感觉好点?

在你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请记住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有爱情、悲伤和快乐。可能别人的故事和你的不同,但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非常地相似。因工作中暗藏的冲突而去责备他人,不如让工作更有趣,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情感,对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有益,这些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感觉和行为的负责。

原文出处:http://www.hbrchina.org/2017-08-29/5443.html

相关文章

  • 3招打破挫败、压力和挣扎的死循环

    一提到工作中的矛盾,脑海中最有可能闪现的罪魁祸首就是你那不称职的老板、消极好斗的同事或是其他部门资源井喷的同事。我...

  • 第二章 2.3 富贵包问题

    压力大会使肩颈僵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工作效率会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的时候又会加大压力,陷入一个死循环。打破这个局面的...

  • Day 2 让HR无法拒绝的运营求职建立及面试通关指南

    1 企业招聘要求相关经验,我啥也没有,如何破解这个死循环 1.1打破死循环 ①明确个人的目标 ②选择目标企业和岗位...

  • 打破沟通的死循环

    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沟通这件事的难度。以及如果无法做好沟通,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

  • 如何打破死循环

    我们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群人,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深深的陷入无力感之中,又不知道如何去突破自己。...

  • 如何打破生活的死循环

    想想,现在已经是工作中的第四个年头了,知道这一点,我突然间不知所措。 (1)朋友的困惑 遇到一个朋友,她从一家公司...

  • [读书笔记]·《混乱》如何成为时代的撑控者(第一章)

    第一章,创造力 如何利用挫败和干扰打破艺术创作、科学研究...

  • 打破“完美主义死循环“

    #微写作#第85篇 今天有个读者给我发信息说,我在杂志中提到说写作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维,自己也想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进...

  • 发现你的行动力

    1.不打破惯性惯性,不升级思维,做再多的计划也可能只是计划,想要打破无法完成目标的死循环就要学会打破常规。 2.不...

  • 直面困难

    正如海明威所言:“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招打破挫败、压力和挣扎的死循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kbeqtx.html